浚县古城改造后的街道门面房高大气派。古代的浚县古城是什么样子的?从明代开始浚县古城经过历代知县重修城池逐渐完善,有:从南京到北京,比不上浚县城的说法,可见当时的浚县城墙是多么的高大宏伟。
明朝明洪武三年()四月,改浚州为浚县。知县项如英迁治所于浮丘山北平地。北、东、南三面筑土城,西以卫河为屏障。弘治十年()知县刘台加固县城,疏通护城河,深2丈,宽2丈5尺,两年后竣工。重修城门楼,四隅增警舍。城周长七里一百五十步,高2丈8尺。
弘治十一年()兵部尚书、邑人王越病逝,赠太傅,谥襄敏。次年,王守仁(号阳明,著名理学家)奉旨营葬,送王越灵柩至浚,葬于大伾山西麓。王守仁滞留浚县,在大伾山讲学,并作《游大伾山赋》和《登大伾山诗》,刻石镌碑。嘉靖三十九年()在其讲学处建阳明书院(又名东山书院)。是年改城内察院之西尼寺建性道书院,内供子贡像。后改为黎公祠。
正德三年()知县陈滞于西门外卫河上始建云溪桥,木石结构。正德五年()重修城墙,抵山而止。使县城四面俱备。嘉靖元年()邑人宋明改浮丘山千佛寺为浮丘书院。
嘉靖十一年()知县邢如默依王璜建议,整修县城,向南拓治,跨岗阜,枕浮丘,城如幞头,周五里。旧城堞改为砖。
嘉靖二十一年()知县蒋虹泉在浮丘山巅建碧霞元君行宫。肇始于东晋的正月古庙会自此后形成规模,明末清初形成大会,当时,会期十天,今长达一月,高峰日香客游人达50万。
嘉靖二十九年()知县陆光祖重修县城,将浮丘山西南隅弃之城外,据山巅险绝处,改筑城垣,增高一丈,加阔五尺,建敌楼,置戍铺。分内、外城,设大小城门七座。
嘉靖三十三年()卫河云溪桥坍塌,嘉靖四十四年重修,以木为石,即今之云溪桥。
万历二年()知县杨镕重修县城,包浮丘山之半于城内,城周长一千三百余丈,高二丈余。形成今浚县城形制。现存《浚城增筑志序》碑。
万历三年()知县杨镕在天宁寺建藏经阁,藏明版南藏经卷。
天启三年()知县赵建极加固县城,城外修三池,筑堤,夹岸置栅栏,人不得进城下。
崇祯十一年()知县李永茂大规模修筑城墙,并于南城修样城四十丈,立碑记其事。
崇祯十七年()二月七日书法家王铎登大伾山,于云半山房内壁题书“鹭涛虎岫、仙崿”,又执灯夜题《再至青坛》诗一首。清康熙年间,刘德新摩刻石壁。
到了清朝,康熙十五年()知县刘德新于大伾山西麓建吕祖祠,并依崖凿洞雕像,之后,又建太极宫、万仙阁、壶天道院、来鹤亭等。形成庞大建筑群。康熙十八年()刘德新将大伾山东南麓之禹王庙迁至大伾山巅,以纪念夏禹治水之功。康熙四十二年()十二月七日康熙皇帝西巡回京路经宜沟,子贡后裔端木谦到宜沟请求赐匾。康熙皇帝至彰德(今安阳)行宫,书“贤哲遗庥”四字,遣其子送至浚县并谒子贡墓祠。康熙四十八年()知县梁通洛在城中心阁旧址建文治阁。同年,将明代弘治十三年知县刘台重建于东街路南的察院改建为义学。康熙五十一年()知县梁通洛在县城东门里路北建义学,立“梁公义学”坊。乾隆三十二年()知县赵而谦增修东门里义学并改为希贤书院。至嘉庆年间学田达亩。道光七年,知县朱凤森将希贤书院移建南大街路西。光绪三十二年于此创立英文学堂,光绪末年改为两等小学堂。民国四年改为县立第一小学校。民国七年于南街希贤书院旧址创办希贤学舍,浚县、滑县、长垣、延津等地慕名前来就学者颇多。雍正三年()七月,河南巡抚田文镜因卫河漕运,奏请以河南省磁州换直隶省内黄、浚县、滑县,以利漕运。自此,浚县改属河南省卫辉府。乾隆五十年()前后明初即在县城西关落户的洪洞移民韩大宗改进造纸技术,从业人员日增,住地渐渐发展成纸坊街。嘉庆十八年()九月九日至十日天理教起义军包围浚县城,多次攻城不下,于碧霞宫商定攻城之策,从浮丘山施放火炮,人以云梯登城,仍未克。前后围城两月余。道光十一年()知县朱凤森(字韫山)改姑山尼寺为韫山书院。同治七年()三月,张宗禹率西捻军东进救援东捻军,路经浚县,围攻县城70余日未克。光绪八年()西关菜园街山西会馆改为崇正义学。光绪十二年()知县黄璟率民众在大伾山植柏树余株,并刻石纪事。光绪三十二年()知县陶珙、教谕张霜会同乡绅王恩贵、李承志等人,于浮丘山千佛寺创建农业中学堂。年,县长吴宝炜又于千佛寺创办乙种桑蚕小学堂。年更名蚕业学校。
了解历史,了解浚县。以上历史资料或许对你有用。想知道更多的历史文献资料请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hl/29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