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音宋韵——大弦戏
大弦戏是流行于豫东北、鲁西南、冀南一带的一个古老而稀有的多声腔剧种。滑县大弦戏年被国务院列入 批 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据《河南戏曲志资料辑丛》等文献记载,大弦戏源于唐高宗年间的宫廷“杂耍班”。主要演唱汉唐的乐府曲等。演奏乐器以竹笛、笙、三弦为主。宋朝时期,表演风格融入了大洪拳架势,使得表演彰显古朴浑厚、场面激烈。至元朝初年,乐队引进四大?、尖子号及螺号等,同时改锡笛为主奏乐器,音乐在原“乐府”的基础上,吸收了其他剧种如青阳腔、石牌腔、弦索高腔、罗罗腔及部分俗曲小令,至元末明初,大弦戏已经发展成一个规模剧种。
滑县早在明弘治十一年()就有大弦戏活动的踪迹(“滑台重修明福寺”的副碑上有“……以上布施,除修葺佛塔外,敬献大梆戏、大弦戏各一台”的记载)。明万历年间有规模较大的“公兴班”坐班滑县,至清朝易名“大兴班”,年被冀鲁豫边区政府命名为“民众剧社”,年被命名为“滑县大弦戏剧团”至今。现仅有滑县大弦戏剧团和濮阳大弦戏剧团两个专业演出团体。
大弦戏剧目原有五百余本,现存百本左右,内容以忠奸斗争、杀伐征战及除霸安良为主,代表性剧目有《反五关》《黑石关》《杨府选将》《战洛阳》《下南唐》《孙武子兴兵》《黄花寺》《西厢记》《两架山》《平西辽》《呼延庆打擂》《薛刚打朝》等。大弦戏的唱腔音乐属曲牌体,具有古朴峻烈、泼辣刚毅的风格,统分“唱腔曲牌”“器乐曲牌”两大类,又分文武两类。文曲柔婉细腻、缠绵悱恻,武曲高亢激昂、清丽劲切。四百多个唱腔曲牌形成了一个极其丰富的唱腔体系。大弦戏的角色行当有武生、武旦、武花面之分,花面脸谱细腻讲究,富于个性。表演有大洪拳架势和古杂技功底,形成了刚健劲拔、豪迈威猛的独特艺术风格。
无论是在剧目、音乐还是在表演上,大弦戏都基本保持了原生态的面貌,让人感受到唐代参军戏、唐宋大曲和宋元杂剧的遗韵,具有很高的历史研究价值,有“戏曲活化石”之称。民间有“大弦戏唱过三天,小笛子还往耳朵里钻”的美誉。
名动京华——大平调
大平调”又称“平调”“大梆戏”“大油梆”,主要流行于豫北、冀南、鲁西南及豫东、皖北等地。它起源于明代中期,至今已有五百多年的历史,概因用以击节的梆子特大而得名“大梆戏”,又因比山东梆子、河南梆子、河北梆子的音调低,故称平调或大平调。大平调在黄河以北的广大地区有着很大影响,因语言乡音不同而逐渐形成西路平、东路平和河东平三大流派。
西路平,是以滑县为中心,包括周边延津、浚县、内黄等地,其唱腔浑厚深沉,吐字清晰,轻重缓急分明。
在滑县,大梆戏在元朝末年已是一个独立剧种。邹少和在他的《豫剧考略》中有“梆剧发源于郑卫之乡……豫北有平调,大梆剧,皆其支裔也。”“唯滑县有某班,阅年最久,……则元至正以前已有此剧明矣”的记载。明弘治十一年(),滑县就有大梆戏活动的足迹。《滑台重修明福寺碑》中记载:“……以上布施,除修葺佛塔外,敬献大梆戏、大弦戏各一出”。至清朝,大平调发展到了鼎盛时期,素有“七东八西莫乱窜,曹州还有四个班”之说,共十九个班社。清顺治年间,大平调“大兴班”座班滑县(建国后发现过顺治十六年的演出合同)。清顺治和光绪年间,先后有“大兴班”“公兴班”“同乐班”等十几个班社。民国时期周边平调艺人纷纷到滑搭班献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冀、鲁、豫边区政府接管了在滑县的“同乐班”,命名为“同乐剧社”,年命名为“滑县大平调剧团”。
年, 艺人张发旺(艺名道妞)率领“同乐剧社”大平调剧团与 表演艺术家常香玉率领的“香玉剧社”同赴朝鲜慰问演出,受到广大 的热烈欢迎。年,滑县大平调剧团被树为全国文艺战线的典型。年赴京汇报演出,受到了习仲勋同志接见及首都各界观众的热烈欢迎和好评。
大平调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剧目,据统计约有余出,现在保留下来的只有余出。其内容主要取材于《三国演义》《水浒传》《隋
唐演义》《杨家将》《包公案》等小说,常演的剧目有《铡赵王》《铡美案》《铡郭槐》《铡辽彦辉》《闯幽州》《反阳河》《二进宫》《长坂坡》《三传令》《战洛阳》《王莽篡朝》《陈平打朝》《收岑彭》《空城计》《下高平》《反徐州》《辕门斩子》《海瑞搜宫》《敬德钓鱼》《三搜太白府》《大战朱仙镇》《鸡爪山搬兵》等。
大平调的唱腔音乐属于梆子腔系统,为板式变化体,在音乐板式结构上与豫剧多有相同之处,但是在艺术风格上远比豫剧更加粗犷。大平调的唱腔又与山东梆子大体相同,但是发声一般都用真嗓,唯慢板、拐头钉等板式起板时,尾声使用极高的假嗓。主要伴奏乐器有大弦、二弦、三弦、大梆、大号等,所谓“四大扇、两杆号,一听就是大平调”的顺口溜就十分生动地道出了大平调的伴奏特色。在大平调的角色行当中,民间生活故事戏较少,黑脸和红脸居于主要地位,形成剧种的重要特色。其表演气势恢宏,场面宏大,唱做念打并重,粗犷豪放,刚中带柔。
年,滑县大平调被国务院列入 批 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花鼓丁香——二夹弦
滑县二夹弦,是以滑县万古镇樵邱村二夹弦为代表的地方稀有剧种,广泛流行于鲁、豫、皖北、冀南、晋东区域,多年来以自己独特的唱腔和音乐风格,深受群众喜爱。8年被国务院列入 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据有关文献记载,相传在明末清初年间,山东郓城王楼一带有一位秀才,饱读诗书,精通音律,受妻子纺花的纺车声启发,随口哼唱并记录下来曲谱,久而久之形成了“花鼓丁香”民间小调。清光绪二十三年(),山东花鼓丁香艺人马振海、吴保德等逃荒来到滑县万古镇樵邱村,摆摊卖艺谋生。当时樵邱村 的民间戏曲艺人俎兴太听了他们的民间小调,顿觉耳目一新,便邀请他们切磋技艺。俎兴太在原有曲调的基础上,吸取其他剧种之长,创新板式和曲牌,并自制了多种演奏乐器,最终使民间小调花鼓丁香演变成为一个新的剧种——二夹弦。光绪二十五年,在三月初三樵邱村的庙会上,他们试演的《王小赶脚儿》《小货郎》《卖秆草》等几出短剧大获成功,深受群众喜欢,从此二夹弦在滑县广为流传开来。后俎兴太随山东艺人返回山东巡演,二夹弦在河南、山东迅速发展,先后涌现出30多个二夹弦戏班。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樵邱村二夹弦戏班的足迹踏遍了河南、河北、山东、山西、安徽等地。当时樵邱有两大特产,除了二夹弦外,就是甜脆酥香的樵邱焦枣。樵邱卖焦枣的人,常成群结队扛着插满枣串的枣杆,跟随二夹弦剧团叫卖,形成了台上演员卖力表演、台下焦枣串哗哗啦啦呼应的独特风景。随着传承人纷纷到外地组团,滑县二夹弦逐渐发展到周边濮阳、延津、长垣、封丘、开封甚至安徽亳州等市县。
二夹弦的唱词合辙押韵,生动活泼,结尾带有喜剧色彩的儿化韵,具有浓郁的乡土特色。唱腔以独唱、对唱、背唱、合唱、帮腔等为表现形式,以大板、大板北词、二板、三板、二板北词、连北词等十多个板式为主,兼娃娃声腔系统板式。其板腔规整,是典型的原生态唱法。演唱时大本嗓吐字,假声甩腔。真嗓假腔结合,使二夹弦唱腔缠绵、婉转、柔和、甜美。当地流行过这样的谚语:“撕绫罗,打茶盅,不如二夹弦哼一哼”“不吃不穿不过年,也要去听二夹弦”,足见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二夹弦曲牌吸收了黄河号子、船歌、夯歌等小调,还吸收了大书、鼓词、花鼓、秧歌等音乐,又从罗戏、豫剧等姊妹艺术中汲取了营养,形成了构思巧妙、繁杂严谨、细腻抒情的音乐体系和富于喜剧色彩的艺术风格,如赞子、锔缸小调、四河调、撑船歌、梅花落、白垛子、打棒槌、剪剪花、九连环、呱嗒嘴等。二夹弦的主伴奏乐器——四股弦独具特色,它形如二胡弦筒却又明显偏小,弦杆上有4根弦轴连接4根琴弦,弦弓上的两股马尾分别夹在两根弦之中,音色更加响亮、柔美、细腻,演奏的效果也更加复杂婉转,加上独特的唱腔,可以产生神奇的渲染和抒情效果。百余年来,艺人们为二夹弦留下了多部剧目,与大平调的“袍带戏”不同,大多是反映民间生活的“三小戏”。如今,为挽救传承这一濒危剧种,滑县成立了二夹弦剧团,在万古镇樵邱村建立了二夹弦传承基地,老艺人们利用周末和晚上手把手对孩子们进行艺术传承。
宫廷御乐——罗卷戏
罗卷戏(大锣戏)是一个非常古老的稀有剧种,起源于唐太宗李世民时期,属宫廷戏,北宋灭亡时流落民间,逐步发展而成。滑县万古罗卷戏(大锣戏)剧团是这一剧种全国仅存的表演艺术团体之一。
罗卷戏的音乐唱腔结构为“曲牌体”,但也融入了很多板式,音乐组成属北曲系统。曲牌、板式分文武两类,结构繁杂严谨,伴奏乐器有大笛、小笛、闷笛、竹笛(伴奏以笛为主)、笙、二弦、三弦,在打击乐中配有其它剧种没有的四大扇、大号(尖子号)、定音鼓、手铃等,演员有武生、武旦、武花面之分,脸谱有别于其它剧种,表演粗犷豪放、高亢激昂、大扭大摆、场面宏大,形成了独有的舞台艺术风格。
据滑县戏志记载,明末清初罗卷戏(大锣戏)“公聚班”座班西万古村。清雍正年间,罗卷戏(大锣戏)发展到了鼎盛时期,班社无处不有,足迹几乎遍布全国。随着清王朝对该剧种及其艺人的压制、诽谤,使其逐渐走向衰亡,但是,滑县万古“公聚班”仍坚持不断演出,抗日战争时期受挫。年,滑县抗日政府在政府驻地中冉村举行全县民间文艺汇演,西万古罗卷戏(大锣戏)又组班演出,之后自行解散,罗卷戏(大锣戏)在全国消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西万古锣戏艺人自发组织成立“滑县罗卷戏(大锣戏)剧团”,走街串巷,赶赴庙会,搭台演唱,曾火红一时,文革期间,剧团解散,罗卷戏(大锣戏)在全国绝迹。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部分艺人组团试图东山再起,但由于该团是群众自发组织,所以时合时散,极不稳定。目前,除部分老艺人外,青年艺人
为数不多,急需抢救、传承。
7年这一稀有剧种列入河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hl/31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