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我们党‘三农’工作一系列方针政策的继承和发展,是亿万农民的殷切期盼。”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河南大学充分发挥高校科技、文化、人才优势,坚持以扶志扶智双管齐下、多种助力方式并举的思路,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力,彰显新时代高校使命担当。
“党史+科技”,让乡村富起来
河南大学积极推进学科特色优势与乡村振兴相结合,用先进的理念、技术服务乡村。多年来,河南大学组织强化农业领域重大基础理论研究,积极实施涉农重大科技项目。
年4月15日,河南大学成立乡村振兴研究院并召开乡村振兴战略高端论坛,助力中原乡村振兴、讲好“河南故事”,着力打造高水平的理论智库平台、科研创新平台和治理实践平台,让学术扎根乡村,为新时代“三农”发展提供河南方案。河南大学乡村振兴研究院成立以来,坚持党建引领,积极指导嵩县乡村发展大棚蔬菜、瓜果等种植产业,探索实施乡村振兴的新路径,协助帮扶干部在学校22号家属院门面房设立兴农助农超市,鼓励学校二级单位消费助农、爱心采购。年以来,学校已采买嵩县农副产品.02万元。河南大学乡村振兴研究院与省社科院、兰考县、延津县、虞城县、民权县等深度合作,通过和企业、政府共建产业技术研究院,开展乡村振兴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目前,已为兰考县基层干部开设为期1年的乡村振兴专题培训,向政府部门提交决策咨询报告2份。
河南大学的专家学者深耕农学,深入乡村,以科技助推乡村农业发展。河南大学省部共建作物逆境适应与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王学路教授团队在国际著名期刊《Science》上发表最新研究成果,揭示光信号调控豆科植物共生固氮机制,在全球范围内首次证明光信号是豆科植物与根瘤菌共生结瘤的必须因子,为设计弱光或暗处也可以共生固氮的新型植物提供了独特思路和手段。河南大学农学院组织国家重点实验室等相关单位专家一行11人赴河南多彩豫原国家级田园综合体,对深入实施科技合作与交流及乡村振兴战略进行专题考察调研。调研组先后到设施农业产业集群项目、三链同构花生示范基地、乡村振兴大学堂进行调研,并围绕生物防控、产业集群、小麦、大豆、花生、番茄等作物的具体问题进行交流,充分利用学科优势,探索农学学科服务农业发展新路径。
让内地群众可以在家门口吃上新鲜的海鲜产品,是河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师生的奋斗目标之一。他们创建兰考张庄立体生态农业体系新模式,把美国红鱼、黑鲷等高营养价值的海鱼引进黄河滩区进行淡化养殖,将生态循环养殖和沿海地区优质品种的引进相结合,解决水产界多个技术难题,让海鱼在黄河滩安家,助力乡村振兴。
科技助农之外,河南大学更发挥好高校社会服务功能,大力开展面向乡村振兴的政策研究,继续提供有价值的智力服务。“通过政策创新,支持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与传统文化传承协同发展,促进‘文化养老’‘互助养老’成为乡村振兴的应有之意。”河南大学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文化养老团队在刘辉教授的指导下,把视线放在了农村养老领域。团队成员以河南为基地,前往四川、广东、江西和宁夏五省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jc/28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