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郭天财:
河南省政协常委,河南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河南粮食作物协同创新中心主任,河南农业大学作物学国家一级重点学科小麦栽培方向学术带头人,曾获“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称号、国家科技进步奖2项。
10月16日,世界粮食日。
早8点,一辆白色轿车从河南农业大学家属院缓缓驶出。
坐在后座上的郭天财从口袋里掏出一片润喉糖,放进嘴里,随身携带的保温杯里还泡着冬凌草茶。“这几天说话太多。”郭天财的“话多”很快就得到了证实——
“地里的水下去没有啊,挖挖沟先排排水”“今年种的啥品种”“不要一晚播就着急,就粗耕滥种”……1个多小时车程,郭天财电话不断,反复与种粮大户沟通着小麦耕种情况。“我的号码向全社会公布,所有陌生电话都接,保不准是农民有问题咨询哩。”郭天财忍不住补充了一句,“接到的推销、诈骗电话也很多,可讨厌。”
往年这时候小麦播种已近尾声。今年,河南遭遇严重洪涝灾害,一些地方田间积水严重,大部分地区土壤墒情过湿,给适期收秋种麦带来严重影响。“从事小麦栽培研究40多年,第一次遇到这么大的降水量。”透过车窗,郭天财自语:“这样的好天气能再持续一周就好了,让农民把小麦种上。”
一年又一年,与田野为伴,以小麦为友。郭天财看的是小麦,想的是小麦,一天也离不开小麦,这位农业科学家便得了“郭小麦”的昵称。
01“白面馍”的梦想
自郑州出发,越过郑新黄河大桥,一路向北,约70公里处,记者随郭天财来到了有着“中国第一麦”之称的延津县。
“我国出口的第一船食用小麦就是延津的。”凡是河南种植小麦的地方,郭天财早就跑了个遍,每个地方都了如指掌。最近,郭天财更是片刻不停、往返各地,现场给农民朋友支招,“越是有灾情,越要在农民身边。”
在高速口与当地农业农村局负责同志、种粮大户碰面后,郭天财直奔地里。踩一踩深耕后的地,郭天财慢慢蹲下,抓起一把土,在手里细细揉搓,“不急于旋耕耙地,要晾一晾,散散墒,等地露大白茬时再耙实播种。”郭天财说,播种要浅一些,利于出苗。
狂风吹起白发,无言的黄土地,见证着郭天财从满头青丝到鬓发染霜,用他自己的话说,“从馋嘴的小男孩已经成为头发花白的小老头。”
“馋嘴的小男孩”却有着吃不饱饭的童年。“早上汤,中午糠,晚上稀饭照月亮。”郭天财说,上小学的时候,书包里总要带上妈妈蒸的菜团子,菜团子不扛饥,饿肚子的滋味让他至今印象深刻。
年,高中毕业的郭天财被保送到河南农业大学。“我是农民的儿子,我知道饿肚子的滋味,我一定要好好学习,将来当一名农业科学家,让所有人都能吃上白面馍,不再饿肚子。”书生意气的郭天财为自己立下了这样的志向。
年,郭天财毕业留校,从事教学和小麦科研工作。
小麦高产,一靠良种,二靠良法。而小麦栽培技术研究,立项难、争取经费难、出成果难、发表高影响因子论文难,历来被视作是为育种者“做嫁衣”,无名又无利,辛苦又劳累。
但郭天财偏偏就做了。“农民太需要栽培技术了!你不能光给他一个好品种,你得告诉他咋种咋管才能投入少、产量高、效益好。”
生在农村、长在农村,对农民有着深厚感情的郭天财认准一个理儿——“党和人民需要什么,我就干好什么。”就这样,他开始奔走在永无止境的小麦栽培道路上。
“还是那片天,还是那片地,同一个小麦品种,产量为什么会有那么大差别?”郭天财打了一个形象的比喻——这就像孩子的成长,基因很重要,但后天的学习习惯、成长环境也很重要。
“搞小麦栽培研究,就是要因地、因种制宜,扬长避短,趋利避害,把良种的潜在遗传优势发挥出来。”20世纪80年代初,郭天财接任河南省小麦高(产)稳(产)优(质)低(成本)研究推广协作组组长。根据当时人多地少、粮食供需长期处于“紧平衡”的情况,郭天财将小麦高产与超高产作为重要的研究方向。
“课本上种不出高产试验田。”在小麦长达8个月的生长期里,郭天财有2/3的时间都是在田间地头度过,衣服鞋子常年沾满泥土。麦子种下了,他就往麦地里跑,麦子收了,他就往实验室钻。
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郭天财带领课题组依据河南生态生产条件和小麦生长发育特点,集成了选用优良品种、测土配方施肥等关键技术,河南小麦亩产由年的85斤提高到多斤,比世界平均水平高近1倍;全省小麦总产由51亿斤增加到多亿斤。
以前,河南农村曾流行着这样一句话:“小麦小麦,(亩产)不过一百(斤)。”现在随便找个农民问一问,一亩地一般都是多斤的收成。
作为小麦栽培方向学术带头人,郭天财主持申报的“河南粮食作物协同创新中心”被认定为“国家计划”全国首批14个中心之一,被誉为河南高等教育的“里程碑”。
02“捞面条”的赌注
头发白了也不染,皮鞋脏了也不擦……在周围很多人看来,郭天财太不“讲究”,不像个教授。
“咋讲究?皮鞋擦了到地里也是两脚泥。”郭天财说:“种地,要恁讲究干啥!”
郭天财经常穿梭在田间地头,抓起一把土,看墒测湿;拔下一株苗儿,看病测虫……郭天财走到哪里,培训课堂就搬到哪里。许多农民都知道他的电话,经常打电话向他咨询问题;还有农民带着麦苗麦穗,跑到办公室问他如何种小麦,好像看病找专家挂号一样,只有听专家说了才放心。
一来二去,郭天财就成了河南农民心里想、嘴上喊的“郭小麦”。
采访中,郭天财给记者讲了他指导农民种植的一次经历:“有一年春节刚过,我下乡看到有个农民在麦田追肥浇水,就用随身携带的小铲子查看土壤墒情,测量麦苗生长状况,告诉他怎么管理麦田,并递给他一张名片,对他说我是河南农大的教授,你照我说的做,如果增产了,就请我吃碗捞面条;如果减产了,就拿着这张名片到处吆喝,郭天财是个‘草包教授’。麦收后,他打来电话告诉我,‘一亩地多收了多斤’,并邀请我去他家吃捞面条。”
“种小麦可真是个技术活啊!”郭天财做小麦研究40多年,从没有发现哪两年的气候条件完全一样;同一块地,水肥条件不一样;同一个品种,在不同的气候和水肥条件下,表现也千差万别。这就是栽培学家必须面对的难题。
“身上不带点土,脚上不带点泥,就不是一个合格的农业科技专家。”说着,郭天财从随身挎包里取出两个物件,一把小铲子和一个钢卷尺。小铲子是到麦田用来挖土看墒情和小麦根系生长情况,钢卷尺是用来测量小麦的株高等生长状况。正是利用这两样小工具,郭天财能及时发现小麦生产存在的问题。
“中国的农民是很可爱、可亲、可敬的。”郭天财说,自己经常从农民身上学经验。这些天,郭天财一直在全省各地跑,拜访了不少种地“老把式”,听听他们对小麦晚播的想法和建议。
在鹤壁浚县王庄镇小滩村,郭天财见到了种粮大户魏方月。“我们种粮大户都是在霜降到立冬期间种麦。去年,我就是这时候种的,亩产1斤。晚些种,春季不易发生晚霜冻害,后期不易倒伏。”魏方月种了11年麦子,不担心种得晚,“这几年冬天偏暖,错后一个节气对小麦产量影响不大。”
“前几次来,都揪着心,这次踏实多了。”郭天财悬着的心稍有缓和。他将自己这段时间的研究与思考整理成文章,通过媒体,给农民朋友写了信,把麦播注意事项分享给大家,“希望你们在大灾之年能依靠科技种足种好小麦,确保明年夏粮能有个好收成。”
经常身处农村的郭天财,已成为许多农民的良师益友。“要想创高产,种啥?咋种?咋管?得问郭老师!”这句话,在许多农民中间交口相传。
如今,郭天财的“白面馍”梦想早已实现。吃得更优质、更营养、更健康成了郭天财的心头事。
河南省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期间,亮相“委员通道”的郭天财道出了自己的思考:河南虽然是小麦生产大省,但还不是小麦生产强省,突出表现在小麦产量多而不优、产业大而不强,品牌众多,杂而不亮。他建议河南小麦生产发展必须在稳定产量前提下,大力发展市场紧缺的优质强筋和弱筋小麦,着力提高优质化、绿色化、品牌化水平。
郭天财提交的《河南小麦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提案,被列为重点提案进行督办。“我坚信,中国人一定能端牢‘中国碗’,中国人饭碗里,也一定会更多装河南生产的优质粮。”
10月18日至22日,河南省政协就“扛牢粮食安全责任”赴湖南、河北调研。收到消息的郭天财思虑再三,没有前往,“现在是种麦的关键时期,我不能离开农民。”郭天财的父母都是地地道道的农民,和土地打了一辈子交道,勤劳、朴实,身为农民的儿子,他知道农民的不容易,“就想踏踏实实地为农民做点事。”
03种地的人
河南作为我国重要的粮食产区,很多视察考察活动经常走进河南。
因学术水平高、实践经验丰富、熟悉生产、讲解生动、敢于直言,郭天财成了多次前来视察考察人员的老熟人。郭天财经常跟人介绍:“河南是全国小麦第一生产大省,平均每四个馒头就有一个是河南生产的。”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说一千、道一万,增加农民收入是关键。在郭天财看来,推广优质小麦种植,不仅事关农民的“钱袋子”,更关系到河南小麦生产的高质量。
随着土地流转的加快,郭天财与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以及种粮大户的联系越来越多,“他们是将来发展优质小麦的主体。”荥阳市成立的新田地种植专业合作社,在郭天财的技术支持下,优质强筋小麦种植面积达4万多亩,带动周边农户1万余人。
郭天财的愿景说起来特别质朴:实现粮食安全与现代高效农业相统一,让老乡们挑上“金扁担”!
为此,郭天财先后就建设高标准粮田、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加快土地流转,以及小麦茎基腐病和赤霉病防控、预防春季麦田晚霜冻害、联合收割机加装防尘水箱隐患等问题,提交提案和社情民意信息。他希望在农业科技的春天里,为农民增产增收作出更大贡献。
“七一”前,郭天财荣获“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称号,受邀现场观礼“七一勋章”颁授仪式,并参加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周年大会。
“其实,我是受益者,是河南多万亩小麦的生产面积给我提供了一个施展才华、报效祖国的舞台。”郭天财还不忘叮嘱记者,“不要拔高我,我就是一个普通的种地人。”
7月2日,这名“种地人”启程前往甘肃、新疆,对当地春小麦种植进行现场指导。
快70岁的人了,整天这么累,图啥?有人说,“郭天财就是爱出名。”这种说法传到郭天财的耳朵里,他一笑置之,“咱搞农业的,让农民得实惠就够了!”
郭天财将长情都给了小麦,对家人免不了少了些陪伴。“平常你忙,周末一块出去转转。”早些年,爱人常提出周末过下“二人世界”,结果,手握方向盘的郭天财,不由自主就把车开到了麦田里,“麦田里都是风景啊!”
走在校园里,经常有学生跑上前问“您是郭教授吗?”“我是郭天财。”不少学生拿出手机跟他合照,然后美滋滋地走了。“这也算是一种‘追星’吧。”郭天财嘴角有了弧线,发出憨憨的笑声。
原文刊登于年11月2日《人民政协报》第8版委员故事专版
记者:王有强靳燕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jc/54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