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刘云涛 http://baijiahao.baidu.com/s?id=1695549630265956921&wfr=spider&for=pc

本文转自:河南日报

盘点今夏最热的词,“奋战三夏”绝对是“顶流”。

  受去年秋汛影响,这季麦子从一开始就备受   不仅仅是因为种麦遇到的新情况,还有河南小麦在全国的分量。世界小麦看中国,中国小麦看河南,小麦产量占全国四分之一强,中国人每吃四个馍馍,就有一个来自河南。

  前不久,国家统计局河南调查总队发布数据,我省夏粮总产量.61亿斤,继续保持全国第一。

  夏粮丰收了,全年经济就托底了。河南用拼出来的夏粮丰收,打赢全年粮食生产第一仗,不仅稳住了自身经济大盘,也为保障全国粮食供应、稳物价、保民生提供坚实支撑。

  稳政策保面积

  党政同责夯基础

  “扛过洪涝,扶壮弱苗,防住虫害,今年麦子真不易!”8月25日,回忆种小麦作的大难,卫辉市种粮大户王现柱感慨,“政策帮扶到位,专项资金扶持,才让小麦闯过一道道难关。”

  稳政策,就稳住了种粮预期。

  “耕地地力保护补贴一亩地多元,两次实际种粮农民一次性补贴分别是每亩19.47元和18.6元。政府给我们免费飞防,农药免费发了4次,化肥一亩地补偿11公斤。”王现柱掰着指头细数一项项补贴。

  早在今年1月,我省就提前下达1亿元病虫害防控资金,省市县三级投入财政资金5.5亿元防治赤霉病、条锈病;落实5.3亿元资金,开展“一喷三防”促灌浆。全省累计下达实际种粮农民一次性补贴27.18亿元,让农民吃上“定心丸”。

  保面积,就夯实了粮食丰收基础。我省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提前将小麦种植任务分解到市县,压实地方党委政府抓粮责任,小麦种植面积稳定在万亩以上,与去年基本持平。

  科学调度确保夏粮颗粒归仓。我省成立高规格的“三夏”工作指挥部,出台10条助农惠农政策,确保“三夏”各项工作有序进行。

  提地力优服务

  端稳饭碗有底气

  走进汤阴县菜园镇高标准农田示范区,一个个“黑科技”颠覆你对现代农业的想象:植保科技监测站可实时监测迁飞性害虫的路径和病害孢子存量及其扩散动态,环境科技监测站实时监测农业环境十二要素,环境灾害预警站对小麦条锈病、赤霉病等进行预警,国家级气象观测站对区域内信息全天候观测,提高农业防灾减灾能力。

  “虽然去年遭了灾,小麦播种较迟,但这里有先进的水肥、监控、田管系统,种的是高产稳产、抗病性好的良种,亩产达到斤!”菜园镇种粮大户史国臣满脸喜悦。

  提地力,粮食安全基础更牢。全省累计已建成高标准农田万亩,越来越多的“望天田”变成“高产田”,平均每亩增加粮食产能斤。

  高标准农田提升粮食供给能力,也让土地向种粮大户集中、生产向机械化集中、管理向专业化集中、经营向市场化集中,实现多方共赢。

  这两天,兰考县红庙镇土岭村一年一度的土地托管分红仪式举行,多户村民共分红84万元。

  土地托管降低了生产成本,也让老百姓收益最大化。“土地托管最大的优势是把小农户与现代农业衔接起来。”荥阳市新田地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李杰说。

  今年,该合作社在红庙镇托管土地2万亩。“可实现全链条节本增效,通过集中采购,每亩全年节省成本元;采用现代农业技术,每亩比农民自种高出斤左右,种植的优质强筋小麦订单销售,每斤比市场价高出7分钱。”李杰补充道。

  和李杰一样,全省12.5万家各类社会化服务组织活跃在我省广大农村,带动万户小农户受益。

  选良种用良法

  科技支撑保丰收

  “种下良种,就有好收成。”息县种粮大户柳学友的数千亩弱筋小麦迎来大丰收,他选的品种是郑麦,平均亩产1斤,早早被加工企业以每斤高出市场价两角钱左右的价格订购。

  与此同时,郑麦在延津县司寨乡小仲村万亩示范方,亩产斤,比去年高约斤;丰德存麦20在延津县通郭村千亩高产示范方刷新亩产纪录……“三夏”期间,全省多地高产示范方的测产成绩,展现了河南良种的潜力和空间。

  丰收到手,科技支撑有力。

  “小麦从种到收天,就像婴儿生下来会有七灾八难,中间需要在土肥、灌溉等多个环节上下功夫。”农业专家郭天财说,虽然品种是农业生产的第一关,要丰收还需要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融合。

  因受灾严重,淇县西岗镇卧鸾村种粮大户李文周去年差点把地撂荒,郭天财多次登门,用晚播不一定减产实例给他信心,并量身定制了全套晚播小麦管理方案。最终,李文周的亩小麦喜获丰收,平均亩产斤。

  从去年麦播开始,我省18个省级小麦专家指导组和1.3万名农技人员长年奔波在田间地头,从“四补”技术到弱苗转壮技术,从病虫害防治到科学追肥、“一喷三防”,提供全周期技术服务。

  奋战“三夏”,河南各地大面积丰收丰产,小面积高产典型不断涌现,科技在关键时刻展现出“硬核”实力——

  自9年以来,我省通过国家审定的小麦新品种数量,占全国近三分之一;全国小麦育种领域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的共11个,河南占5个,河南育成小麦品种数量和质量均居全国领先水平,种植小麦的85%以上都是自育品种,形成了适合本地土壤、气候条件的种子谱系,高产、稳产、抗逆性强。

  农业物联网、耕种收一体化、种业“芯片”,让种粮农民挑上“金扁担”。据统计,河南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超过97%,小麦综合机械化率接近%,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64.1%。

  回首“三夏”,金色麦田是最美的颜色;放眼当下,广袤田野上玉米吐丝、大豆结荚,一个月后的中原大地又将迎来新的丰收!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jc/564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