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新闻客户端
记者徐子渊未到阿拉尔,不曾想过天与地竟贴合得如此紧致,穹顶浮云,恍若触手可及;未到阿拉尔,不曾想过天山壮美,绿草青青。这里是“沙漠之门”,却也是“绿色岛屿”。从一片人迹罕至的万古荒原,到如今的“塞外江南”,阿拉尔创造的是人进沙退、人造绿洲的旷世奇迹。从荒漠戈壁上崛起的这座军垦城市,凭借的是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艰苦创业、开拓进取的兵团精神。而如今,这种精神正在这片土地上赓续绵延。年底,阿拉尔经济技术开发区作为兵团开发区改革的试点园区之一,率先推进了体制机制改革工作。年年初首轮公开竞聘工作完成后,人员、机构、工作在进一步的调整、优化,台州市5名“组团式”就是在此时展开了他们为期两年的援疆工作。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他们带着一份家国情怀,秉承着兵团精神,续写西部发展和民族团结的新篇章。破土扎根阿拉尔12月的阿拉尔,艳阳、低温、干燥,成了主旋律。挂职经济开发区社会发展局副局长的王臻却觉得,这儿的冬天更为舒服。“干冷,就是不下雪。”本以为阿拉尔的低温会带来降雪,却发现这里降雪甚少。王臻略有遗憾,却也知道这就是理想与现实的差别。有落差的,不止王臻,挂职经济开发区经济发展局副局长茅国志想着援疆还可以看看美丽的风景,感受新疆的魅力;现实中,却是忙到脚不沾地,更别说抽出时间看风景了。刚进疆时,5位援疆干部都有些水土不服,嘴唇开裂、流鼻血、感冒发烧、旧疾发作……从东南沿海,到西北边陲,理想与现实的差别,可不仅仅是一场雪、一处景,还有食物、气候、工作与生活理念等等。面对不适之处,开发区管委会精心安排,为挂职干部提供了最好的后勤保障。新的环境下,5位干部选择沉下身子,一心扑在工作上,用最少的时间去适应这里的一切。25日19时30分,新疆阿拉尔经济技术开发区内灯火通明。刚下班的开发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何晔和开发区社发局副局长王臻来了个短暂的“碰面”,有多短暂,前后不过五分钟。“下午的开发区的纺纱厂过来实地考察了,他们决定扩大生产,预计增加10万锭纺锭数。场地、基础设施、审批这些,我这边会继续跟进对接。招人这块估计是个难题,你那边多留点心。”没有寒暄、没有多话,何晔直奔主题,进行任务分工。“没问题,昨天甘肃结对的县市过来参观纺纱企业,最快年后会有新的劳动力注入。这几日我也抽空去趟企业,了解缺什么人才,招人好更有针对性。”说着,王臻在自己的笔记本上新添了近期急办的事项——走访企业。十月的一天,凌晨1时30分,五位援疆干部在管委会门口合了张影,纪念一起奋斗的日子。成为援疆干部后,加班到凌晨已经成为一种习惯。准备考察资料、制定招工计划、做好政策兑现……何晔走后,王臻手中的笔就没停下过,写写划划,工作一项接着一项。深夜的经济开发区,更安静了,办公楼里的灯却依旧亮着,其中,就有王臻的一盏。“3月初到了新疆,我们先进行了培训。培训时的一句话我一直记在心里:到了这儿,你们就是从零开始,无论你们在原单位干的多优秀,多出色,援疆就是来当小学生的。”王臻想着,只有谦虚求教、耐心学习、主动融入,才能做好援疆工作,才不会给台州的援疆工作抹黑。刚来时社发局时,正值开发区体制机制改革,全开发区只有工作人员30多人。王臻根据开发区工作实际需要,9个月来共完成了3次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工作,通过精心组织、周密部署,顺利完成招聘工作。目前,开发区内共有工作人员97人,园区内各项工作运转正常。经过一段时间的了解、磨合后,5位援疆干部分别重新梳理部门业务,进行合理调整分工,并推广信息化工作方式。据了解,五位“组团式”援疆干部开展的各项工作,均得到了上级领导的充分认可和表扬。组团服务促发展27日晚上22时,因为一场招商引资推荐会,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的何晔、开发区招商局副局长许福清、开发区综合办公室副主任阮敏华、开发区经发局副局长茅国志四人在温州聚到了一起。“义乌有个企业制作无缝内衣,有订单,却缺人。有意向来阿拉尔进一步发展。”刚坐下来,茅国志就谈起了前几天义乌之行的意向企业。“明后天可能还要往江苏方向跑一趟,那边还有个企业有意向,再去跟进看看。”许福清说了接下来的行程安排。你一言,我一语中,大家句句不离招商工作。自今年下半年的工作重点定为招商引资后,茅国志、许福清、阮敏华三人分成三组,先后奔赴江苏、浙江、湖北等地走访、调研,物色合适的企业。两个月多月的时间,许福清单就飞机里程达到了七万五千公里,收到了三百多张名片,接待企业来访和走访企业余次。在杭州举办招商引资推荐会。面对同事,大家只说工作,而招商背后所吃的“苦头”却没人提及。许福清在连云港招商时,为了不给一师财政增添负担,天天赶着公交走企业,自掏腰包请企业家吃饭增加感情,自己却吃的最便宜的饭菜。茅国志为了给江苏一纺织企业主推荐开发区,一天坐了15个小时的公共汽车跑了余里,为的就是做好推荐工作,以心换心,换得企业来师市投资的决心……5位援疆干部“咬着牙”拼命招商,不为其他,只因一份责任担当。“大招商招大商”一直是师市的第一要事。而开发区更是师市招商引资的主战场和主平台,管委会上下都承担着不小的压力。年,面对全国招商引资政策收紧的不利局面,5位援疆干部及时转变传统工作思维,创新工作思路,紧紧围绕兵团向南发展战略,打造师市南疆中心城市战略目标,主动对接、提前谋划。一方面向外看,招大引强。另一方面做好现有项目建设和产业发展,围绕现有项目和产业进行配套式、供应式的招商。目前,通过干部们不断的宣传,已有力地激活了石油天然气化工、农副产品深加工、装备制造、新能源等行业企业赴阿拉尔投资考察热情,营造了良好的投资环境。“‘组团式’援疆的优势就体现出来了,五个人一起有商有量,将资源整合盘活,分工协作推进工作。”何晔笑说,这次他们5人的“组团式”援疆还是一次探索,他们也希望就此总结出好的经验和做法,为深化援疆工作探索新的路径。说话间,何晔的手机响了,是家里的电话。“近期可能不回家了,还有走访企业的任务,结束了就回阿拉尔了。”匆匆结束了对话,何晔跟几位干部又开始了新一轮的探讨。对于援疆干部来说,适应新环境、为阿拉尔招商引资,这都是份内事。而在他们心中,还有一份牵挂,来自对家人和故乡的思念,9个多月来,他们只能通过电波,从多公里外,传递一位为人子为人父的挂念。这份思念,没有成为羁绊,而是他们的动力。据统计,今年以来5位援疆干部共接待企业来访和赴企业走访余家次,开展专题招商推介会10次,其中有20家企业有较大的投资合作意向。今年以来已经完成新签订投资协议5家,完成招商引资到位资金近40亿元。结“亲”架起连心桥来到经济开发区之后,每一位援疆干部都多了个“亲戚”。援疆干部来到开发区后,就与开发区内企业少数民族员工结对成为“亲戚”,同吃、同住、同学习、同劳动、同娱乐。今年5月,作为新疆锦域纺织有限公司挂钩服务负责人茅国志入驻企业后,带着部门的1名工作人员,用一个通宵的时间就完成了该企业多名职工“结对认亲”工作。第二天,新结对的余对“亲戚”自发在企业职工活动室里跳起了麦西来甫。而对于园区内的企业,援疆干部提供的则是“妈妈式”服务。为了进一步帮助阿拉尔经济技术开发区改善营商环境,5名援疆干部坚持“文化润疆”,通过走进企业,宣传相关政策,倾听企业心声,每周精准围绕一个企业解决问题。援疆干部的工作状态。据不完全统计,9个月来,开发区的5名援疆干部共调研企业多家次,搜集梳理企业55个问题,解决企业在生产经营等方面的问题32个,为21家企业争取各类资金余万元,为企业发展加油鼓劲。9个多月时间,5位援疆干部已经融入到阿拉尔这个充满魅力的城市。“我们能快速融入这个‘大家庭’,做好援疆工作,与开发区队对我们的支持密不可分。”王臻介绍,开发区的领导干部从不把他们当外人,委以重任、关心生活、体贴照顾,让他们虽远离家乡,却倍感温暖。这份关怀的心,援疆干部用实际行动来回报。“我们5人之前并不相识,因援疆而结缘。在来的路上,我们做了个承诺,要做好招商引资工作,让阿拉尔在我们的帮助下能变得更好,也学习当地的优良‘基因’。”何晔有些感慨,时间不长,但他们的承诺都已在一一兑现。5位援疆干部工作、生活的开发区规划总面积55.67平方公里,依托师市优势资源,大力发展纺织服装、农副产品加工、石油天然气精细化工、新材料新能源和现代服务业等产业。目前,园区内共有家企业入驻,其中规上企业43家,工业生产总值从年的29.82亿元增长到如今的81亿元,各项经济指标均实现快速增长。在良好的发展态势下,近年来开发区逐步创成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区、兵团循环经济示范区、两化融合示范区和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基地、兵团双创示范基地等等。开发区的不断发展,离不开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艰苦创业、开拓进取的兵团精神。而这一精神,也在5位台州“组团式”援疆干部身上赓续绵延。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wh/75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