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子是过以后,不是过从前。”——刘震云
说起刘震云,可能有一部分的人都不知道他是谁,大家可能更熟悉的是根据他的作品改编的影视剧,例如电视剧《一地鸡毛》,电影《一九四二》。
刘震云出生河南新乡市延津县,小时候家庭条件十分的贫困,15岁的时候便产生了离开家乡的想法。就这样去当了兵。
在部队的时候他不断的写诗和看书,他读的最多的就是数学书,夜晚经常一个人在煤油灯下研究代数方程。
年,刘震云作为恢复高考的第一届考生,凭借着自己的努力他考上了北京大学中文系,而且是当年河南省的高考状元。
刘震云后来回忆自己的人生,说如果当时没有考上大学,可能现在的自己就是在搬砖了。
进入大学之后,刘震云依然没有放弃写作,即使不断的被退稿,也习惯性的继续演绎他自小的那个色,冷眼旁观、不铯,当个不惹人讨厌、克制的边缘人。
在毕业之后,他有两个选择一个是中共中央书记处农村政策研究室,一个是《农民日报》。
当他选择《农民日报》的时候,爸妈是坚决的不同意,说“你放着中南海不去,说不定将来能当个官呢。”但是刘震云非要选择《农民日报》。
在进入《农民日报》后,刘震云他一边沉默低调地旁观,为日后创作积累素材;一边他由从前的生活入手,写起类似自传的小说。
五年后,一鸣惊人、大放异彩、广受好评的《塔铺》、《新兵连》、《官场》、《一地鸡毛》、《温故一九四二》...就是在这段依旧默默无闻的时间里创作的。
身边的同事对他的评价就是没见过他说话,都觉得他和哑巴似的,特蔫儿。还有一位同事曾以《悄然长成的一棵大树》为题描写他,意指他不声不响,被人忽略。
在有期《朗读者》节目上,他说,自己平时和女儿通话不会超过两分钟,他特别喜欢跟两分钟内能搞定事情的人打交道。
正是因为他的这种性格,才造就了他在写作上的成功之路。
刘震云非常喜欢在路上闲逛,观察来来往往的路人。尽管乏味而单调,却足够舒服。或许,不那么功利,但是刘震云知道其中的目的。
从小跟着他满街转的女儿刘雨霖也说:
”父真正创作的过程是在马路上、公园里、菜市场黄河边,是他一个人在街上背手散步,或是在马路边找个椅子坐下默默观察的时候,他坐在电脑屏幕前打字,只是把眼里攒到心里的细节落到文字。”
刘震云不是一个高产量的作家,在发表《一句顶一万句》已经距离上一部作品整整5年的时间。
在他看来,人一生中都会有很多时刻是被一句话改变的——这种情况就称之为,“听一句能顶一万句”。
到底什么话能“一句顶万句”?
在这本书中塑造了很多世间的百姓,卖豆腐的,剃头的,杀猪的,贩驴的,染布的,开饭铺的,还有提刀上路杀人的……
每个人都在寻找一个可以说上知心话的朋友,一个人找另外一个知心朋友不容易,你可能跟这个人是好朋友,但是你们在一块的话未必能说得上话,其实比人找人不容易的是话找话,《一句顶一万句》反映了一种中国式的孤独和友情观。
《一句顶一万句》里朋友的关系充满了不确定性,因为一句话,一件小事,知心的人可以瞬间一刀两断,就像刘震云所说:“朋友的关系是危险的。”
生活的细节决定了生活的偶然,在刘震云看来,正是细节中的人和事,才构成了小说中所有命运的跌宕转折。
因为中国人永远都是活在细节里的,而细节会变的,细节变了,生活变了,朋友也就变了,于是小说中的人物,不得不接受这种命运的变化,去另外一个更陌生的地方寻找新的生活。
写作对于刘震云来讲也是一个寻找知心朋友的过程。在他笔下的人物就是在和他谈知心话。
他在《一地鸡毛》中找到了小林,在《手机》中找到了严守一,在《我叫刘跃进》中找到了刘跃进,这次在《一句顶一万句》中找到了杨百顺和牛爱国,还有传教的老詹,杀猪的老曾,剃头的老裴……。就是这些小人物,却都是刘震云真正可以说知心话的朋友。
世界上存在不存在一句顶一万句的话呢?刘震云用故事证明,这种情况肯定存在,他总结道,
“这种情况不是每天都存在,它一定不是心灵鸡汤,它一定是危机解密的话,一定是一语点醒梦中人的话。任何一个人,一个民族,在你人生道路和民族道路的拐点上,总有那么一句话改变了你的人生和命运。”
《一句顶一万句》后来被北京五大评论家誉为“中国的《百年孤独》”,刘震云迄今为止最成熟最大气的作品。
著名评论家张颐武说,该书是刘震云“最具企图心和想象力的作品,也是他超越自我的最为坚韧的努力的成果。”所以想看刘震云的书一定要看这一本。
仅需39元,一张电影票的钱你就可以把这本巨作带回家了。
点击下方链接就可以购买了。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l/32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