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北地区东靠江苏,南接皖南,西连河南,北望山东,自古以来就是南下北上、东进西出的必经之地。而进入近现代以后,皖北更是相继建成了多条铁路,这对当时国弱民穷的中国来说,绝对是罕见的。纵观清末民国时期,当时几乎没有哪个地区的铁路建设,是能够与皖北地区比肩的。皖北地区不仅拥有广袤的淮北平原,还拥有发达的交通,按理说这种地区的发展水平,应该极其繁荣才对。可为何时至今日,皖北地区几乎没什么存在感了呢?

其实在明代时期,皖北地区还不属于安徽,当时受南直隶管辖。而到了乾隆二十九年时,清政府在顺治、康熙皇帝分置江南省的基础上,正式将江南省拆分为二,至此安徽和江苏才得以确立。

从地理上看,安徽全域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由皖南山区和皖南沿江平原组成的皖南地区、以皖江流域为主体的皖中地区,以及受淮河、黄河影响的皖北地区。

三种地形地貌出现在同一个行政区,这无疑增加了治理难度。况且全省内部有很大的文化差异,皖南与浙北一脉相承,同属于吴越文化;而皖中地区,则与苏南地区关系密切;而对皖北影响最大的,无疑就是中原地区和同属江淮的苏北地区了。故对安徽建省初期的官员们来说,对于如何才能治理好这片区域都颇为头疼。不过安徽官员的头疼,正是清政府核心管理层所希望的。

对于安徽官员们来说,皖北是全省管理难度最大的区域。其土地面积相当辽阔,占了全省总面积的一半以上,与此同时,大量人口都集中在此。起初当地的灌溉系统的维护还是比较好的,直到北宋末年,受到战争的影响以及后来由于金朝统治者缺乏治理黄河的经验,最终致使了黄河改道现象发生,至此黄河成为了一条难以控制的河流,在此后的数百年间严重破坏了当地的生态环境。

失去控制的的黄河,对人口众多严重依赖农业生产的皖北地区而言,无疑是个噩耗,严重制约了皖北地区的发展,其财富积累始终无法达到理想状态。其次皖北与富裕的江南地区由于无法通过水路往来,故皖北的商业发展水平严重落后。为了得到更好地发展,皖北地区的各个阶层,急迫地想拥有一条贯穿南北的黄金水道。不过元朝统治者从减少工程量和运输时间方面考虑,最终选择了东部的苏北地区,而苏北地区也由此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

由于受到黄河夺淮入海以及京杭大运河避开的原因,致使皖北地区的商业发展长期停滞不前。不过皖北的士绅百姓们,也不是没有想过办法,那就是利用巢湖和淮河流域之间可以行船的水路,在此基础上只要稍加开凿修缮,就可以拥有通往南方的水道了。这条水道虽在行经巢湖后,需转向东南绕道长江才能到达南方,致使两地之间往来所花费得要更费周折些,可再怎么说水路运输总比陆路快。

可惜的是这条水路受到季节的严重制约,全年有相当长的时间无法航行,这根本满足不了皖北迫切需要发展地的需要。更何况黄河夺淮发生后,大量泥沙随之进入了淮河流域,导致淮河流域的沿线水文情况大变,曾经还能航行的东淝河河道严重萎缩,彻底切断了南北之间仅有的水上通道。

不过比较幸运的是,到了20世纪初,这种情况得到了很大改善,那就是津浦铁路要途径皖北了。

其实起初清政府,出于方便调兵运粮控制富庶的江南的目的,打算沿着京杭大运河的走向修建津镇铁路。不过由于外部势力(英国)的强烈反对以及苏北地区既得利益者的短见(苏北既得利益集团担忧津浦铁路的到来,会损害他们的既得利益),故致使这条铁路长期没有进展,最终被津浦铁路所代替。

除了上述原因外,之所以新的铁路方案—津浦铁路会途径皖北,其实还有一个相当重要的原因,那就是早已认识到铁路重要性的皖北地区商民们的不懈努力了。

皖北商民们为了得到这条新时代的“南北要道”,遂联名向清廷督办大臣吕海寰申请津浦铁路要途径皖北的要求,并给出了廉价征地以及廉价物料等诸多优惠条件。此后清政府在综合考虑之下,决定改变路线,取消津镇铁路方案,而新的津浦铁路不再从徐州南下,而是转道西南途径宿县、凤阳(最终方案才改为蚌埠)在皖南中转最终抵达苏南和上海。

在这次津浦铁路建设中,受益最大的无疑就是蚌埠了。起初在津浦铁路的站点规划方案中,是打算在凤阳县境内的临淮关设立站点的。当时负责勘探的是英国工程师德纪,他的施工团队在前期实地勘测过程中发现,临淮关附近区域地势低洼,当夏季降雨激增时,洪水会轻易地漫过火车钢轨,这是不利于通行安全的。在德纪团队的综合考察过下,最终津浦铁路的站点改在了蚌埠。而蚌埠也由此从原本的小渔村,一跃成为了安徽最发达的地区。

而成为了安徽中北部商业中心的蚌埠,在快速发展的同时,其受到的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l/57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