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雀斑医院好 http://news.39.net/bjzkhbzy/210818/9329831.html

河南濮阳位于冀鲁豫三省交界,黄河从这里蜿蜒而过。濮阳是上古颛顼帝的故里,“中华第一龙”的发现地,也是“郑卫之声”即古代音乐、戏曲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在这块拥有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沃土上,孕育了多种珍贵的地方戏剧种。历史上曾有众多剧种扎根活动在濮阳大地,目前现存的剧种有豫剧、大弦戏、大平调、清丰柳子戏、山东梆子、罗卷戏、枣梆、二夹弦、落腔、四平调等21个稀有剧种在艺苑争芳斗妍。

濮阳大平调起源于明朝时期濮阳民间,是当地土生土长的一个古老剧种。从清代的范家班到后来的大公剧团、昆吾县民主政府众艺剧社、濮阳县红旗大平调剧团、县文工团、县大平调剧团,一直到现在的濮阳县大平调艺术保护传承中心,濮阳大平调数度易名,也经历了太多的起起落落、坎坎坷坷,但唯一不变的是几代老艺人的坚守,让这一曾频临绝迹的剧种得以传承下来。

14岁开始学戏、28岁起一直担任濮阳县大平调剧团团长的“大平调传承人”张相彬,是濮阳大平调兴衰起伏的见证者。他说,年之后的几年是濮阳大平调最困难的时期,演出市场萧条,人员青黄不接,剧团发不出工资,很多演员辞职去别的地方打工,剩下的十几个老演员连一场戏的角色都凑不齐,举步维艰的困境让剧团频临倒闭。“全凭着我们这帮老演员对大平调的热爱和咬牙坚持才一步步走了过来。”张相彬说,“没钱买道具和乐器,我们自己动手做;演出服装破烂不堪,我们拿回家用缝纫机缝补;社会上的年轻人不愿意学戏,我们就‘逼’着自己的孩子学。苦苦支撑几年之后,剧团才慢慢恢复了元气。”

年,濮阳大平调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有了国家在政策和资金等方面的支持,濮阳县大平调剧团也从此迎来了新的春天——流失的演员重新回归,报名“大平调班”学戏的孩子越来越多,剧团的舞台、服装、道具更换一新,新编排的多个剧目屡获大奖……近几年,更名为濮阳县大平调艺术保护传承中心的这一演出团体每年都要在濮阳县、滑县等地农村演出近场,成为河南省下乡演出最多的一个剧团。

“我们的演出订单已经排到了明年4月份,包括上个月下大雪的几天,我们的演出也一场没拉,最多一天演过5场。”该剧团现任团长宛九凤说。

到农村演出,演员们睡的是地铺,吃的是大锅饭,每次迁场都是在一个演出点演完夜场之后,连夜拆台装箱赶往下一个演出点,等在新的演出点搭好舞台,天也快亮了,50多名演职员经常只休息两三个小时就得马上投入新的演出。曾参加过年进京演出的“女包公”牛艳霞说:“只要能为农村的乡亲们带来欢乐,我们做演员的多吃点苦没啥。”她和团里的很多演员一样,已经连续10年没在家过春节了。

张相彬之所以17岁就赢得“小红脸”的美誉并被评为“大平调传承人”,源于他自小从本家爷爷张书贵那里学成的粘倒、勾丝扰等即将失传的独特唱腔和练就的沿铡口、削柳椽、顶灯、金鸡坐椅等表演绝活。如今,已经51岁的张相彬一门心思要把这些技艺传承下去,使大平调艺术发扬光大。

大平调(又称大梆戏),始于明朝初期,源于开州(今河南濮阳),世称开州平。主要流行于豫、鲁、冀、晋、晥等地区,是深受群众喜爱的土生土长的稀有剧种。大平调具有唱腔浑厚高亢、婉转优美,表演粗犷细腻、豪放高雅相结合等特点,常用乐器有大弦、二弦、三弦、大铙、大镲、大镣、大梆子、尖子号等。图中这个尖子号在大平调的乐器中也是其中一个很重要的乐器。

每到一地演出,剧团里的所有演职人员吃的是馒头和大锅菜,天气虽然很冷,但演员们吃得津津有味。

常年在外演出,大家都互相照顾,剧团的气氛非常好。每次演出之前老演员都要主动帮助年轻演员化妆。

每场演出,后台都是一片忙碌的景象、

濮阳县大平调剧团每次到农村演出,都会吸引当地十里八乡的农民赶来看戏,很多年幼的孩子都成了这个剧团忠实的戏迷。衷心祝愿他们今后给农民朋友带来更多更精彩的艺术大餐。(贺德敬原创文图,欢迎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z/41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