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要忌口什么 http://disease.39.net/bjzkbdfyy/180107/5984335.html

每年这个时候,滑县牛屯镇南宋林村、延津县王楼乡附近几个村就格外热闹了起来,来自北京、上海、西安等大城市收购商就会早早来到这里,让这些偏僻的小村庄昼夜热闹了起来,由此也拉开了河南北部农村最大的蟋蟀收购市场。

在这里,蟋蟀俗称为蛐蛐儿,当地群众称之为“虫”,本为田野害虫。因为大城市里有钱、有文化人爱,斗蛐蛐、玩蛐蛐的非常多,它们也身价倍增。

所以,每到夜色来临,方圆数百里的田野里,就会出现身穿雨鞋,随身带着照灯,挎包、竹筒,网兜,钻入玉米地里,忙着捉蛐蛐儿的农民。

早晨5点到8点,是市场最繁忙的时候。在地里找了一夜,捉蛐蛐的农民,顾不上拂掉身上的草叶,赶忙到市场上,客商那里去“验货”,这个摊位给的价格不合适,他们就去别的摊位,想卖一个自己心仪的价格。

“如果捉到好虫了,就能成千、上万的卖,没事的村里年轻人都是白天休息,晚上出来,到地里捉蟋蟀了,说不定捉一个极品蟋蟀。那可就真发了。”一位中年男子眉飞色舞的说。

“附近这一带的蟋蟀品种多、个头大、牙硬齿利、善搏斗,是全国三大产地的后起之秀,可与宁阳、宁津产地的蟋蟀媲美。”一位正在收蟋蟀的客商说“这里的蟋蟀市场这几年发展很快,当地不仅蟋蟀好,民风和治安也都不错,没有强买强卖的,所以我都在这里收了好几年了,几乎年年都来。”

外地客商从农民手里接过竹筒,去掉一头塞着的棉花,小心翼翼地把蟋蟀倒进手里,然后用小网兜扣在手心,通过放大镜观看半天。最后,客商相中了其中三只。经过一番讨价还价,最终多元卖掉了两只。

这时,礼花声响起,这意味着有村民的蟋蟀卖价超过了0元。这是市场上一条不成为的规矩,一条蟋蟀卖价超过一千元,卖家就放礼花庆祝,也有吉利讨彩的意思。

早上这里热闹的很,晚上也是灯火通明,买家摊位一线排开,等待从四面八方的田地里,赶来展示“战果”的农民。

眼下,捕捉蟋蟀靠全面覆盖,地毯式搜索,在当地村民收入增加的背后,更催生了一个蟋蟀繁衍的生态链。

蟋蟀吃饭用的指甲大小“盘子”、喝水用的“吸管”、住的瓦罐“房子”、吃的“大餐”,还有捕捉蟋蟀的网兜、竹筒、手电筒、头灯、雨靴、挎包等,一应俱全。

除了蟋蟀用品外,连一张桌子,一把凳子,一块地儿,租用一天就要花几十元钱。外地客商的到来,带动了当地餐饮、住宿、诊所、旅游等生意的兴起。“俺把家里腾出几间房,办起了农家旅馆,今年接待了十几位买蟋蟀老客户,加上全家捕蟋蟀收入,一个月能赚5万多元。”当地一位村民高兴的说。

真是,小小蟋蟀搅动了两个县,数万男女老少齐上阵,过起了白天睡觉、夜里“捉虫”的特殊日子。目前,蟋蟀交易形成了老仪门、南宋、德士村等十几个蟋蟀市场,辐射到安阳、滑县、卫辉等区域。如今,捉蟋蟀在当地也成了一个看得见、摸的着的实实在在富民产业,你说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z/42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