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百年的血雨腥风,几百年的漫漫征程,一代又一代人筚路蓝缕,砥砺而行,终于迎来了和平的曙光。在历经了生死涅槃后,中华民族的面貌焕然一新,仍然像热腾腾的骄阳,傲然挺立在东方。
在抗日战争期间,无数仁人志士前赴后继,不屈不挠的抵抗着外来侵略,鲜血染红了山川河海,最终为我们迎来了胜利的曙光。这些挽救危亡仁人志士,除了沙场上的战士们,以笔为剑的知识分子们…还包括那些手无寸铁的百姓们。在敌后方,广大的工人和农民阶级投入到抗日救亡中,与“鬼子”和汉奸斗智斗勇,为革命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
在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后,许多在中日战争中缴获的日本物资便遗留在中国了。这其中就有一把重要的军刀。现今这把军刀的持有者是一位来自河南的老人,日本曾多次派人给出天价希望能让此刀“重回故土”,但一直被老人严词拒绝。
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在这把刀的背后,究竟又有怎样鲜为人知的故事呢?
01军刀的非凡来历
说起老人与刀的不解之缘,还得从年的一桩血淋淋的惨案说起。
老人当年也是个意气风发的少年,家住在河南省延津县的一个名为野厂村的小村庄里,虽然战争年代动荡不安,饥荒不断,但这里的人民风淳朴,相亲相爱,生活得倒也安然。
直到年,日军的一个小分队来到了延津县城周边村落征粮,悲剧自此上演。当时的日军粮草紧缺,一时之间补给又跟不上,因此急需周边乡镇“上贡”。
野厂村人丁兴旺,全村上下有二百来户人,自然也有较多以备不时之需的粮食余存。
汉奸刘道善不知从哪听来的消息,便带领日军闯入野厂村要求村民们“上贡”。
村民们不从,他们哪里甘愿将自己活命的粮食交到敌人手里,做这种助纣为虐的事。于是,丧尽天良的日军便对这些手无寸铁的进行了残忍的屠杀。
村民们誓死抵抗,绝不妥协,宁可牺牲也不愿将粮食交到敌人手里。村里自发组织起武装力量,他们拿起红缨枪、大刀与敌人殊死搏斗,令人难以置信的是,这场战争足足维持了十几天,敌人却不能靠近野厂村一步。
敌人将村子围的水泄不通,此时村内的村民在经历了十几天的战斗后几近弹尽粮绝,死的死伤的伤,而村外的敌人请求支援,加大兵力,准备将这群“暴民”一举歼灭。后来,日军甚至动用了生化武器。可悲的是,村民们面对毒气弹毫无还手之力,终究是寡不敌众,成了亡魂。
02军刀是抗日战争的见证者
李久文老人是这起“野厂血案”的幸存者,他在战后的废墟里捡起了一把军刀,一直保存至今。战争结束后,李久文老人在自己的家乡建立了小型的抗日战争纪念馆,这把日本军刀正是其中的重要展览品之一。
这些年来,不乏有日本商人来到中国重金求购此刀,希望它“重回故土”,但都被李久文老人拒绝了。
这把刀之所以引得日本人千金求购,只因其上面刻有“昭和十五年”、“天皇”等字样,而老人之所以“千金不换”,也正是因为这几个字。
这把军刀上曾沾染了无数中国人的鲜血,它的持有者与李久文老人和野厂村人有着不共戴天的血海深仇。
它陪伴着他走过数十载,见证了抗日战争的胜利,见证了新中国的成立,见证了沧海桑田…
这把千金不换的军刀,早已不再是一把普普通通的军刀,它更像是一种象征。正如老人所说,它是日本侵略者铁蹄践踏中华大地的见证者,它是野厂几百条鲜活的生命乃至无数中华儿女为革命光荣牺牲的见证者,它更是警醒我们后人勿忘国耻,居安思危的警钟。
03“我们没有资格说原谅”
令人发指的是,战争结束的这些年间,许多日本军国主义者仍然“贼心不死”,企图掩盖和粉饰这血淋淋的真相,为本民族犯下的罪行“洗白”。
仍记得看过村上春树的一句话:“别说南京大屠杀不存在!如果可以的话,中国比世界上的任何一个国家都希望它从未存在过!”
是啊,如果可以,我多希望那冰冷的子弹从未刺穿我同胞们的胸膛,我多希望他们欢声笑语团团圆圆,而不是声嘶力竭的呐喊漫山遍野的哭号。我多希望这一切从未发生过!
可是,没有如果。
时光荏苒,转眼数十载已过,硝烟早已不再弥漫,金戈铁马和妻离子散也已不再,取而代之的是明媚的歌声和温馨的灯火。也许现在生活的安逸和富足让我们暂时从战争的伤痛中解脱出来,但这不代表作为后辈的可以忘记历史,忘记屈辱。
令人瞠目结舌的是,居然有一部分中国人成为了“精日分子”。精日,顾名思义,在精神上把自己当作日本人。这些人不单单仇恨自己的民族,而且还以一种盲目、极端的方式“跪舔”着屠戮我们父母和同胞的刽子手,将军国主义奉为圭臬,传播着与历史事实相悖的荒谬言论。
他们或许从未真正有过杀人放火的行径,但他们的所作所为,却比那些真正的“刽子手”还要可憎。他们公然挑衅人民的道德底线、侮辱和亵渎我们的英雄先烈,在精神上将自己视为“日本人”。这群“精日分子”失去了“脊梁”,面目可憎到令人发指,正如王毅外长所说的那样:“他们是民族的败类”。
作为后人,我们没有资格替那些革命烈士说“原谅”,我们更不能接受为我们民族曾遭受的残忍杀戮“洗白”的行为,更不能接受“精日分子”的亵渎和侮辱。
先辈们为我们换回了幸福美好的生活,我们能做的,除了铭记历史,珍惜当下,开创未来,再无其他。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jc/29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