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顾无言恐怕是生活中最大的悲剧,因为,在利用语言建立起的沟通交流中,人与人之间的情感普遍要依靠说话来联络。可是,当不知所措的生活琐碎,慢慢摧毁着交流基础时,物质与精神错位造成的认知缺失,大概就是导致绝大多数中年人婚姻危机的重要原因。
从信心满满到的青年,到棱角磨平的中年,当生活变成敷衍,只有孩子可以作为情感维系的唯一纽带时,生活的面目全非,恐怕就不仅仅只是柴米油盐的平淡造成的,更多的还包含着出现分歧后的逃避和推诿。
所以,至今我都没有勇气去第二次看那部电影,因为,当最熟悉的生活扑面而来时,仿佛电影里所有的人物,都像是现实生活中街角就可以碰到的邻居亲戚。他们也许会和你这个外人热心的打招呼,可转身却又不得不重新面临家庭失语的现象。就像电影中那座充满烟火气息的河南延津小县城,又有几人能看到,这生活背后千疮百孔的苟且和无法到达的远方。
我说的这部电影,便是由刘震云编剧,刘雨霖执导,并在年上映的《一句顶一万句》。故事的焦点放在了两个家庭的情感纠葛上,可是,电影传递的核心主题,却能够轻而易举地拓展到整个中国的家庭中。
在我看来,幸福的家庭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也是相似的,当从一个悲剧跳入到另一个悲剧时,为了生活不得不吞下所有苦果的负重前行,总显得可怜又可悲,因为,习惯性的隐忍是把双刃剑,它会让好不容易建立起的信任,慢慢毁在缺乏交流的相互不理解上。
1
虽然电影改编自刘震云的同名小说,但却只是截取了小说中的某个片段,然后,结合现实的语境,试图重新组建起对于中国人以及中国家庭的理解。
影片在叙事风格上可能会更接近与顾长卫的《孔雀》,只是,对于时代的把握以及生活细节的刻画上,作为新人导演的刘雨霖还是略显生疏的。所以,她的故事只能发生在延津县城,却无法从广义的角度推广至中国其他类似的小县城。不过,因为有刘震云的参与,保住了电影整体传递出的孤独和压抑情绪,算是电影最大的亮点。
影片一开始,牛爱国和庞丽娜兴高采烈的结婚登记,却被突如其来离婚的两口子给打断,而这两人给出的离婚理由竟然是因为没话说。这种一喜一悲的对比,其实是在暗示着牛爱国和庞丽娜之后婚姻的结局。
从结婚时给出的理由是我们有话说,到十年之后庞丽娜出轨面临婚姻危机给出的理由是两人没话说,表面上看来,及时的沟通交流是维系婚姻的关键,其实,里面暗含着形成婚姻关系最重要的东西,那就是所谓的“门当户对”。
我这里说的“门当户对”,并非是指古代那种财富地位上的对等,而指的是在精神和思想上拥有沟通交流的充分条件。交流最重要的是可以基于现实生活的展望,以及展望之后共同的付出,当然,其中还包含着彼此之间不约而同的妥协。
可是在电影中,之所以庞丽娜会背着牛爱国去找蒋九,并不是因为蒋九多么优秀,而是因为从一开始庞丽娜所追求和向往的就是大城市的生活,而牛爱国则把目光局限在延津小县城,这种不在同一水平线上的各自憧憬,在牛爱国一次次没有兑现的许诺中,走向了无可挽回的奔溃。
很多人在看这部电影时,只会看到庞丽娜的背叛,却并没有看到牛爱国的麻木,其实,两个人都无法在舍弃某些很自我东西的同时,去更好地寻求带有共同性话题的情感诉求。
虽然,电影只是用简单的黑白数字作为转场将两人送到了十年后,可是,掰开这十年间的生活琐碎细细品味就会发现,原本梦想当军官的牛爱国被迫退伍成为了修鞋匠,而一直梦想去兰州大城市的庞丽娜,也只能在这种从未实现的许诺中慢慢走向不信任。
他们彼此之间从一个眼神就可知会对方心思,到最后说一句话都觉得多余,压垮生活的不是琐碎,而是失去了沟通的勇气和交流的耐心。
突然想起了北岛写过的《生活》这首诗,全篇只有一个字——“网”,这是我见过描述生活最高级的一个字。在这个充满市井气的普通群体生活里,面对勉强可以果腹的生存压力,唯一能够依赖的就是精神碰撞带来的情感共鸣,可是,在缺乏对等的交流环境下,倾诉和倾听站在了对立面。
就像牛爱国和庞丽娜,蒋九和赵欣婷,牛爱华和宋解放,三个不同家庭却处在同一种境地,长期家庭失语背后存在的情感压抑,并不是不会说我爱你,而是从来不肯说对不起。这是中国传统家庭普遍存在的现象,以为是一家人,就不必经常通过交流来重新认识对方和自己,甚至,把习以为常当作肆意妄为的资本,这是很可悲的。
牛爱国忘了去兑现承诺,却并没有认为失信是一种可耻的行为,庞丽娜明知自己禁受不住诱惑有出轨的冲动,却并没有及时纠正错误的婚姻观念,于是,这种长期缺乏平等交流后的敷衍,也就成了压垮婚姻的最后一根稻草。
2
对于为何会用“一句顶一万句”作为标题,刘震云是这样解释的——
一个人滔滔不绝的几千句里,基本上都是废话,但他真想说一句自己内心的话,却是很困难的,他必须找到一个能听他这句话,并且听懂这句话的这个人。
这也就是我前文提到过的“门当户对”的真正含义。沟通的基础是有共同的追求,而这种人与人共同性的建立需要一段时间的磨合,毕竟,思想的多样性决定需求的多样性,所以,求同存异不仅仅止步于妥协,更重要的是及时把潜在的差异给对方传递出来,然后,一起寻找解决的办法。
其实,在看这部电影的时候,我总会不自觉地想到和它拥有相似故事的《万箭穿心》来。相比较这部电影,《万箭穿心》的矛盾点就显得更集中些,而且,只是把出轨戏份当作一种铺垫,转而利用这个铺垫呈现中年人时刻存在的婚姻危机。
所以,《一句顶一万句》虽然具有写实的风格,却失掉了写实的核心,顾此失彼的把焦点放在了女人出轨和男人报复的狗血剧情上来,该有的生活细节也做了大幅度的省略。我想,如果可以稍稍突出两个人物更多的内心戏,或者将家庭失语现象更多的转化成精神世界亟待需要的沟通和交流,大概就会更具有生活的普遍性和情感的共鸣性。
刘震云也许了解中国人的生活,可他女儿就未必对这种生活深有体会。大多数婚姻危机的出现,并不是单纯的没话说,而是从来就不说话。生存的忙碌摧毁着生活的激情,平淡的琐碎摧毁着平等的交流,最需要安慰的时候,突然发现,沟通的渠道早就被自己的烦躁慢慢消磨掉了,这才是最可怕的结果。
当镜头跟随着牛爱国两次找寻老婆的行动轨迹时,我们看到了这个男人的怯懦,看到了这个男人的不争气,但同样看到了这个男人企图挽回婚姻的小心翼翼。
只是,试图借助物质的讨好终究换来冷眼相对,而将所有婚姻问题归咎于庞丽娜出轨后的报复行为,则让他亲手毁了两个家庭。在我看来,电影里的每个人都是有错的,可他们偏偏没有从自己角度认识错误,而是将目光对准旁人。
不过,《一句顶一万句》这部电影最好的一点就是,它只是在呈现生活的某个面,而没有给出明确的结论或是评价,它讲述了一个家庭失语状态下夫妻各自面临的精神困境,没有互相的沟通,没有互相的倾诉,甚至就连倾听都显得那么不耐烦,所以,从这个鸡零狗碎的家庭中,我们还是能够看到了千千万万更多中国家庭的影子。
婚姻是一个孤独个体寻找另一个孤独个体,然后,因为彼此求同存异的交流慢慢摆脱孤独后的情感结合,在这里,物质是短暂其次的,精神才是长期关键的。
或许,从这部没有给出解决婚姻危机的电影里,我们能够思索出什么?
虽然电影只是电影,可回过头去看我们的生活,何尝不是每一天都像是在演电影呢?你会想法设法扮演很多角色,唯独不想扮演自己。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jc/29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