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楼市寻梅
3月18日,闽侯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发布了多个片区的详细控规,涉及白沙镇镇区、鸿尾镇区、竹岐片区、大湖乡雪峰片区四大片区,规划总面积44.54平方公里,共可容纳19.04万人,它们的功能定位分别是什么呢?
白沙镇定位为宜居特色小镇
根据《闽侯县白沙镇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白沙镇集镇区范围为,西至规划S,南以规划长兴路、市政二期路、南山洋工业区为界,东以京台高速公路、可垅路为界,北至新坡村、上寨村、洋中村,规划范围总面积14.54平方公里(约合公顷)。
闽侯县白沙镇镇区发展定位为福建省历史文化名镇、福州近郊山水人文旅游区、闽侯北部高新产业智造小镇、依山傍水的宜居特色小镇。本片区是全镇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承担全镇综合服务职能。
闽侯县白沙镇镇区规划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43公顷,可容纳居住人口规模约6.33万人。规划可开发经营性用地以居住、商业服务、工业功能为主↓↓
闽侯县白沙镇镇区规划形成“一环、两带、三区”的空间结构。“一环”为依托环镇路形成的整个镇区的发展主轴线,串联起镇区各个功能组团;“两带”为沿闽江形成的滨江发展带和由军博园、新坡、上寨、洋中、孔元串联形成的北部文创旅游特色发展带;“三区”包括老镇区及特色小镇构成的城镇生活发展区,南山洋工业区构成的高新产业发展区;以及新坡、上寨、洋中、孔元构成的北部文创旅游度假区。
合福高铁以南的老镇区以保留用地为主,适度进行旧城更新,于第二中心小学北侧、沿上寨溪两岸集中布局商业、行政办公、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用地,形成整个镇区的公共服务核心。合福高铁以北围绕海丝时尚居艺特色小镇形成白沙镇新区,打造以居住、商业商务为主的综合生活片区。南山洋工业区在现有园区范围的基础上,利用低丘缓坡地向山边拓展,促进园区规模化发展,引进工艺品设计、创意研发等无污染的高新产业。北部依托优美的自然山水环境以及新坡、上寨的特色文化资源,引入职业学校、文化旅游、度假康养、生态居住等特色功能,打造北部文创旅游度假区。京台高速白沙出口结合孔元花海形成镇区的全域旅游服务中心。
闽侯县白沙镇镇区相关配套设施的配置如下↓↓
1、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保留现状中学2所、小学2所、幼儿园3所、医院1座;新增行政办公用地1处,作为行政服务中心和新镇政府;新增文化设施3处,分别为镇文化中心、特色小镇展馆和孔元书院;新增36班特色小镇小学1所、幼儿园5所;新增镇体育馆1座;新增镇养老中心1处。2、交通设施:新增客运站、公交首末站1处(合设),新增社会停车场9处,保留扩建社会停车场2处,共能提供个泊位。3、市政基础设施:保留现状变电站2处、垃圾转运站1处,新增kv变电站1座、燃气站1座、污水处理厂1座、垃圾转运站1座、消防站1座。
交通组织方面,闽侯县白沙镇镇区规划构建“一环一联”的城市交通性主干路骨架,环路由环镇路、闽兴大道、现X拓宽至24米、外环路构成。“一联”为新城大道。次干路成网格状,均衡分布于各组团。
景观风貌方面,闽侯县白沙镇镇区规划重点控制山边、水边、重要交通廊道沿线的用地功能与地块开发强度,公共设施集中布局于上寨溪沿线,提高滨水公共空间比例;闽江沿线峰福铁路以南以生态用地为主,新增商住地块高度控制在24米以下;合福高铁、京台高速两侧预留米生态景观廊道。
鸿尾镇定位福州市工艺品特色小镇
根据《闽侯县鸿尾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闽侯县鸿尾镇区(以下简称本片区)位于闽侯县下游南岸,本次规划范围北至福银高速鸿尾互通,南至桥头村,东西至镇区山体,规划总面积.24公顷(约合12.9平方公里),其中城市建设用地面积.24公顷,居住人口规模为5.19万人。
闽侯县鸿尾镇区功能定位为福州市工艺品特色小镇,闽侯县工业强镇,鸿尾的公共服务中心。规划形成“一轴、一心、两廊、三区”的空间结构↓↓一轴:指的是鸿尾大道作为镇区南北空间发展轴。一心:指的是中部镇区公共服务中心;在镇区中部南北两湖公园周边建设镇区综合服务中心,安排行政、文娱、商业、休闲、运动健身等用地,营造活力鸿尾。两廊:规划为结合山体、公园形成两个连接东西山脉的组团生态廊道。三区:指的是南部工业区、中部综合服务区、北部工业区。
闽侯县鸿尾镇区规划以产业制造为主导,工业区主要分布在南北两个工业区,打造高端制造和特色工业制造为主。按规划公共服务设施分级配套要求布置公共服务设施,在南北湖公园周边打造片区公共服务中心;居住及配套服务设施主要分布在老镇区、南部工业区的大模村和北部工业区的奎石村周边,就近服务南北两个园区。以穆源溪为纽带,沿河布置绿地,串接南北三个功能组团,利用现状南北两个湖打造片区重要公共开敞空间。
道路交通规划方面,与区域交通运输网络相协调,确保对外交通的顺畅、区间交通的便捷;构建了规划区“三纵四横”干路系统。规划道路分为主干路、次干路、支路三个等级。
绿地景观系统规划方面,利用现有山体、水体、河岸线等自然条件,结合外围山水景观资源,点状、块状、带状绿地相结合,形成从外向内的生态绿地——防护绿地——公园绿地的过渡,利用景观绿轴、道路绿廊打造景观网络格局,整合生态资源,结合功能布局,形成以生态廊道和斑块为要素的网络化的生态景观基质,建构城镇绿色生态环境圈,整体规划格局为“一带三核、多廊多点”↓↓
“一带”即滨溪(穆源溪)绿化休闲带。
“三核”即三个绿地公园。
“多廊”即由穆源溪向金沙溪、奎石溪、上际溪、磨里溪、大模溪、大模溪支流、沙里溪、榜上溪、过山溪延伸的七条滨水绿化带(绿廊)和三条东西贯通的山水通廊。“多点”即多处片区集中绿地、街头小绿地。
竹岐片区定位生态宜居闽江新城
根据《闽侯县竹岐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竹岐乡位于闽侯县中南部,闽江南岸,本次规划范围北起竹岐村,南至苏洋村,东至闽江,西抵福银高速西侧山体,规划范围总用地面积约16.3平方公里(约合公顷),其中建设用地为.53公顷,居住人口容量为7.50万人。
闽侯县竹岐片区功能定位为八闽文化展示平台,生态宜居闽江新城。规划形成一轴、三组团的总体结构,一轴为贯穿竹岐中部的商业综合发展轴,三组团分别为东部生态住区、西部生态住区、南部工业片区,最终建设成为具有特色的功能分区。
闽侯县竹岐片区用地布局方面,规划二类住宅用地相对集中布局,主要分竹岐中部、南部。二类住宅用地面积约.69公顷,占规划城市建设用地的23.50%。规划服务设施用地面积约8.35公顷,占规划城市建设用地面积1.09%。规划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约41.88公顷,占规划城市建设用地面积的5.48%。考虑公共建筑的造型及体量对城市景观的影响及建设启动需求,该类用地主要分布在榕中大道两侧。规划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主要集中于闽越水镇、榕中发展轴线上,以商业及商务设施为主,规划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约.85公顷,占规划城市建设用地比例为19.86%。
规划工业用地集中于国道以南,规划一类工业用地面积约39.39公顷,占规划城市建设用地比例为11.52%。规划道路与交通设施用地.06公顷,占规划城市建设用地比例为17.27%。规划公用设施用地总占地约10.32公顷,占规划城市建设用地比例为1.35%。规划划公用设施用地主要包括变电站、污水厂、排涝站、垃圾转运站、消防站等。规划绿地与广场用地面积约.34公顷,占规划城市建设用地比例为27.38%,规划区绿地主要包括公园绿地、防护绿地、广场绿地等开放空间。
交通组织方面,闽侯县竹岐片区规划将形成“三横四纵”城市主干路道路骨架三横:南江滨路、竹岐大道、国道四纵:甘竹大桥、闽越大道、榕中大道、春风路—闽侯二桥其余道路在此骨架下按照合理间距以及与上层次规划路网衔接进行布局,形成城市主干路、城市次干路和城市支路三级路网结构。
大湖乡雪峰片区定位禅文化旅游圣境
根据《闽侯县大湖乡雪峰片区一期控制性详细规划》,规划区位于大湖乡西北部,规划范围北抵雪峰山、东至雪峰中桥旁山坳,西、南至文武雪峰农场,总面积约80.00公顷(约合0.8平方公里/亩)。闽侯县大湖乡雪峰片区定位为以宗教文化体验、生态康养度假为主导,以旅游集散、休闲娱乐为补充的禅文化旅游圣境。
闽侯县大湖乡雪峰片区一期规划城乡建设用地面积29.96公顷,其中城市建设用地26.74公顷,村庄建设用地3.28公顷。片区规划居住村庄人口规模约0.02万人。规划城市建设用地中可开发经营性用地约10.04公顷,以商业服务功能为主,总建筑面积约12.40万平方米,平均容积率约1.2;规划村庄建设用地中农村住宅用地约2.51公顷,居住建筑面积约2.77万平方米,平均容积率约1.1。
闽侯县大湖乡雪峰片区一期总体形成“一核、两轴、四片区”的规划结构。
一核:依托雪峰寺、枯木庵、观音湖等重要史迹和禅主题公园,形成雪峰佛教文化核心;
两轴:横向的禅宗祈福文化轴,以及沿省道纵向的综合服务功能轴。
四片区:禅修体验区、生态度假区、旅游服务区、新村生活区。
用地布局方面,以雪峰中桥为界,以北区域以禅文化体验旅游功能为主,依托寺、庵、湖、林等风景名胜布局大型开敞空间、会议中心、度假酒店等;以南区域以村庄生活功能为主,对本片区拆迁农宅进行统一安置,在省道南段沿线设置酒店、旅游服务中心、停车场等配套设施,提供综合旅游服务支撑。
据悉,闽侯县大湖乡雪峰片区规划新增1处综合服务站(与村委会、村卫生所合设)、1处6班雪峰幼儿园、1处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与文化活动场所合设)、1处健身运动场地、1处农村幸福院,主要服务雪峰村居民。规划新增1处公交停靠站、2处独立用地社会停车场和1处附属配建停车场。规划新增1处污水处理站和1处避灾点。
交通组织方面,闽侯县大湖乡雪峰片区一期重点优化对外交通联系,规划省道预留外移通道,连接雪峰-洋中路,合理疏解过境交通;增加及拓宽内部支路;规划配置共个公共停车泊位。景观导引方面,维护环山聚水格局,依托雪峰寺、观音湖等历史资源和绿化开敞空间,打造本片区的景观核心与形象窗口;沿省道串联主题公园、街头绿地等开敞空间和特色山地建筑,形成旅游休闲景观走廊,同时预留多条山-寺-湖眺望视廊。旅游配套设施建筑高度控制在40米以内,传承文脉,塑造地标建筑与特色景观界面;新村生活区建筑高度控制在18米以内,体现本土风格,与景区整体风貌相协调。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jc/45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