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卫辉慢生活
作者:任洪建
(沿淀城唯一遗存下来的东城门现状)
我所了解的沿淀街
□任洪建
沿淀街旧称小河坡、樊家湾、水抱村。明朝晚期潞藩王在此创立义和盐店分店,以后又“俱垒以砖石门四座”建西盐店城,繁华起来形成街市,人们俗称盐店街。地域扩大,盐业早已消退,觉得盐店一名已过时,太俗,改称沿淀街。
我幼时,医院(今新医一附院)西墙外,由南向北流去,到沿淀街西北角转过西圪挡折向东流。医院,有一河叉向东流去,到沿淀街东南角折向北流人卫河主河道,清清的河水环绕沿淀街,所以古时会有几个与水有缘的称谓。沿淀街北河波还有盐场码头旧址一个,西河波也有盐场码头旧址一个,码头都是白石彻成。西河波盐场就在大王庙小学(今四完小)西墙外,码头距大王庙小学约有一百多米远。沿淀街西南角有一个小城门,叫小南门,门外过了小石桥向南约医院(解放后成立了医校)。沿淀街东头有一拱形小城门,俗称没顶阁(现仍存在),没顶阁向东约不足五十米又有一阁门,此门外过了小石桥为吕公堂地面。小南门和没顶阁都是明清时盐店城的城门,距今约有四百年。
明朝万历十七年以后盐业兴起,据志书载,食盐从天津通过卫河船运到达盐店街,再由车辆生畜转运销往河北、河南各地,每年贮运量在壹万几千吨,只论食盐需船千多艘,况且船运多在夏秋丰水期,经常会有几十艘船只停靠在河岸,岸上运盐的大小车辆和生畜多不胜数,可知盐店街车水马龙繁忙景象。晚上河中点点灯火象银河中的繁星,美景赏心悦且。随盐业兴起,盐场、盐店、车场、旅店、公馆、其它商店、饭店酒楼、歌妓唱馆云集盐店街。随之而起的建筑业和服务业,从业人员很多,世称盐店街的三把刀(瓦刀、菜刀、理发刀)即泥瓦匠、厨师和理发师,世传从业人员一直延续至解放以后。盐店街成了卫辉最繁华的区域,至今还流传着盐店街七十二道胡同的传说,可见当年人烟之稠密。
年加拿人在沿淀城南开办的“医院”病房楼(网友提供)
盐店街到清末时还盛气未衰。经济发展老百姓挣钱也容易。据上代老人讲,住在盐场附近十来岁的娃娃们早上和些黄泥到盐场或街上,看谁的车漏盐就糊上几把黄泥,得些小钱就去买火烧、麻烫(油条)吃,吃完去听庙戏,每日欢天喜地。春节和正月灯节更是热闹非凡、盐店街张灯结彩灯火通明,全街挂上统一的纱灯,灯的四面彩绘有故事传说(这些纱灯解放后还保留了一部分,灯节也挂出过)。各寺庙更是灯火辉煌。全街能出十二条龙灯,朝庙、镇宅、舞龙灯、耍火炭、放鞭炮,通霄达旦。
盛世修庙也是民俗,盐店街大庙院有忠义庵、大王庙、瘟神庙、马王庙等好几座,单间小庙更多,见胡同必有庙。
西头大王庙有石拱山门、前大殿、后大殿,殿前有戏台、看台和看楼,后院有楼房五间,另有偏院、大厅。大王庙每年唱大戏二百多天。我幼时在大王庙小学上学时后大殿还放有很多泥胎神像。大王庙是水神庙,敬有七十二大王三十六将军,化身都是蛇。见一蛇入庙,老道人用黄纸香火请到殿上,看是哪家大王哪位将军来到,每到一位唱大戏三天。共一百零八位,每年到来一多半,所以唱大戏二百多天。以祈祷船运平安,百姓增福,香火鼎盛。
大王庙有镇庙之宝鎏金塔(也有人说是忠义庵的),战乱年代将此塔埋藏于席家后院,解放后五十年代初将此塔挖了出来在沿淀街政府院中展出。当时我小学还未毕业,和邻居同学们去看,此塔放于桌子上,共有七层,每层都是活动的,叠放在一起高约八十公分,底层直径约三十公分,顶层八角挂有八个小铃。鎏金塔金黄闪亮,真是大开跟界。
大王庙有雌雄青石大狮一对,现今移立于附近土地庙门前,内侧前肋部刻有铭文:天启元年季秋吉旦,光绪九年嘉平重修,山西泽州信士王仕友等敬献。言“山西泽州王仕友等”,应为祖籍,说明当时盐店街的居民有一部分是明初迁民由山西泽州(今晋城)迁来。
大王庙有一通《重修卫辉府金龙四大王庙记》碑,现存于卫辉市博物馆。碑文有“卫辉城西里许小河坡.有大王庙一区,右对神山,左临卫水,……岁久渐就凋敝……”,“明万历四十六年(年)前四月二十一日毂旦”。说明万历四十六年以前就有此庙,此次重修年代与石狮上所言一致。碑的背面为“勅封金龙四大王爷庙图,”全碑石刻图案极其精致,有文字说明为“河南卫辉府城西小河坡义和分盐店重修,运司五網公议,蒲州信商柳桐监造,万历戊午岁(年)孟夏吉旦”。说明重修的大王庙面貌如图所示,此次重修是城西小河坡所设的义和分盐店所为,并推举蒲州信商柳桐监督营造,此地当时名为小河坡。此碑与青石大狮,为沿淀街的历史提供了实物证据,极具历史价值。
大王庙是水神庙,金龙四大王庙主神应为金龙四大王。据说南宋末年,谢太后戚属有名谢绪者,排行第四,见宋政不修,隐居杭州金龙山。宋亡,投水而死。后明太祖朱元璋与元将战于吕梁洪,士卒见中有披金甲神将来助战,元兵遂大败。朱元璋夜梦儒生素服来谒,道:“臣谢绪也,上帝命为河伯,今为真人助战。”于是明太祖封其为金龙四大王。按封祀事之,在明永乐至隆庆间始盛。而“金龙四大王”其名似源于民间。金龙,指其隐居之山,四指其排行。明清重视漕运,故又以其为运河之神,漕河水工多奉祀之。而金龙四大王庙敬奉有七十二大王和三十六将军,共一百零八位。古之封水神有百里封大王,五十里封将军一说。长江、黄河、淮河和济水古称四渎。金龙四大王庙即四渎大王庙,泛指江河水神庙。所以香火鼎盛,为当时卫辉出名的大庙院。
清光绪三十年(年)在大王庙设商立第一初等小学,为新学或称洋学,俗称大王庙小学,解放后称城关第四完小,至今已有百年历史。
沿淀街无量庵(又称瘟神庙)有一石碑,战乱时徐世昌特意嘱托庵中道人埋藏,现存于卫辉市博物馆。此碑极珍贵,为道教珍品。石刻碑文为大草体,笔法纯熟,落款为“庚申(年)中秋日纯阳吕真人书”。纯阳吕真人就是老百姓在吕祖庙中敬奉的吕祖爷吕洞滨,号称纯阳子,唐朝道土,生于唐德宗贞元十四年(年),此碑文为吕真人42岁时亲笔所书,距今已一千一百多年。说明了沿淀街有久远的历史。
明朝开盐业以后,到清朝怀庆府在小南外立场,称怀盐场。清末(年),加拿大基督教长老会在怀盐场购地建房设教堂,止年该教堂占地约余亩,有大小洋楼十八座,瓦房六百余间,老百姓称这里为洋房。教堂附设“医院”,年后改称“医院”。老百姓仍称怀盐场或称洋房。解放后西院设医科学校,东院设工业学校。平原省撤销后工业学校迁往郑州,东院又设干部疗养院,以医院。医校改称豫北医专,又晋升为新乡医学院。近些年医学院迁往新乡市,东西院合并医院。至今老年人还有称怀盐场的。
年前的卫河绕沿淀城西城墙蜿蜒北去
清末以后,随铁路、陆路交通的发展,盐店街盐业消退,逐步失去了商业中心地位,成了偏僻单纯的居民区,逐渐衰落,又经多年兵连祸接,我幼时已经是破烂的背街了,残垣断壁破屋烂宅到处可见,还有不少空闲地。
解放以后成立了沿淀街政府,第一任街长是苏修道,群众推选。随后,吕公堂、工业学校、医校都纳入沿淀街辖区之内。卫河又西移了许多,卫河以东增加了许多土地,都为沿淀街地面。沿淀街的地域概念比老盐店街括大了许多。
近百多年来,沿淀街随时代变迁也发生了不少变化和突出事件,在社会大气候之内不免冬寒夏炎春花秋实。
光绪三年(公元年)大灾,饿死许多人,据传小南门里有煮人锅,人食人。
光绪十八年(年)发大水,沿淀街房倒屋塌汪洋一片,水落后,我家、段家、徐家这三家在院中塌房的房基上建起高台房,我家居沿淀街中段,按水记建高台房比原地平抬高一米多,可见当年之水深。
(年前的沿淀城小南门,今新乡医学院一附院门诊楼对过)
年正月,日军马踏沿淀街,鸡犬不宁,无奈老百姓都逃到怀盐场洋房中去避难。
年4月,解放军进攻汲县,攻进沿淀街又退了出去,三天三夜枪声不断。此战称“四·一”战役。战后我在院中拾了许多大小不等的弹壳。
年解放,年土改,老百姓安居乐业,物资逐渐丰富,生活逐步提高,至年炒花生与蒸馍同价。下园及李良屯村的菜农清早挑起大担新鲜蔬菜从河西渡船过来,通过沿淀街去大街卖菜,大挑小担排成队。沿淀街饭铺、馍铺、商店、小摊販布满大街,没顶阁外设有戏园,天天有戏,沿淀街又热闹起来了。
年农业搞合作化,市民和农民“分了家”,分市民户口和农民户口,市民归沿淀街政府管辖,农民归沿淀农业队管辖。我国实行计划经济,粮、棉、油统购统销,不准自由买卖,对市民按标准计划供应,成人每月27斤口粮。戏园变成了粮站。农业合作化不准单干,城市实行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也不准单干,认为单干是资本主义。沿淀街小摊小贩小店铺没有了,只有一个合作小卖部。
(已被改造得不伦不类、面目全非的沿淀街老四合院)
年实行私房改造,每人留一间自留房,其余归房管部门。同年开始大跃进、公社化、大食堂(大锅饭),各家各户不准自已做饭吃,到饭时拿着饭票都去大食堂(大锅中)领饭吃。
作为最基层的社会管理机构曾几次易名,如沿淀街政府,沿淀街居民委员会,沿淀街办事处,文革期间称沿淀街革命委员会。文革中沿淀街曾改称劳动路,沿淀农业大队改称劳动农业大队,文革结束又改了回来。
文革前沿淀街政府管辖居民,包括沿淀老街道(除去农业户)、吕公堂、医专和干院,号称八百户。文化大革命动乱开始了,对“黑五类”抄家“扫地出门”赶下乡去,抄了八十户,都是街道上的老居户。学校也停课了,乱批乱斗,街革委会主任也挨批斗。那时非法制社会,街上可以拘留人,打人、抄家都不犯法。
年市民大下乡,粮站停止卖口粮,买标准供应的口粮须街道革委会开条子,下乡目标户被断口粮。服务业,工人家属都是下乡对象。学校斗批散,教师及家属也都是下乡对象。大有消灭城市之势,街上曾有横幅大标语“二十四级台风吹下乡”,大批市民被吹下乡去,城市区一度萧条。
年春开展一打三反运动,县委书记席光华在大会堂广场群众动员大会上讲,“不下乡就是反革命”。街道革委会开始抓人批斗拘留,不下乡或回流就是反革命,随便按个反革命名堂,比如投敌判国、反华师、什么什么党等等,沿淀街革委会也拘留批斗了一批又一批人,斗后押送农村管制起来。批斗就是打斗、逼供。
文革结束,中央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年按政策下放户回城,街道招集被抄家户开会宣布平反,并由城关镇政府统一发放了“抄家平反书”。
沿淀街兴衰变迁几经沧桑,尤其改革开放以后这多年的飞速发展已今非昔比。四完小这个百年老校现在是崭新的教学大楼,南北两院已无什么旧房。新医一附院现代化门诊大楼、医疗大楼、病房大楼、教学大楼、家属楼,高楼林立,旧时医院大楼已成为文物被保护。沿淀街居民不少户自己盖起了新房,而且多为楼房。耕地已没有了,农业户全都成了市民户。卫河多次改道,沿东边老河叉建成了仿古商业街,沿南边的老河叉和西边的老河道发展成为健康路,医专西墙外的老卫河河道成了学院西路。宽阔的大街两边高楼对立,商业街美景如画,店铺商场百货俱备,行行业业各业兴旺,车行道上机动车川流不息,人行道上人流摩肩接踵。促销叫卖,音乐助兴,热闹非常。西边还增设了卫辉市高级中学和一个小汽车站。沿淀街地域又成了卫辉最繁华的商业区域。
任洪建写于年年重整
(注:本文原载於年卫辉文史资料笫八辑,登载时有删简。)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yf/43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