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科中医院好不好 http://m.39.net/pf/a_5252031.html

随着“轰”的一声巨响,浑浊的黄河水顺着黄河花园口大坝的裂口向东南方向迅猛推进,在黄淮平原随性肆虐,最终形成了跨越豫、皖、苏三省44个县的黄泛区。历经8年零9个月,横冲直闯的黄河回归了故道。但是黄泛区的生存环境仍然十分恶劣,耕植条件严重恶化,长期给当地人民造成灾难。

年冬,在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次全国农业生产会议上,周恩来总理等中央领导同志决定组建黄泛区复兴委员会。年2月,中央黄泛区复兴委员会正式成立,3月21日,在河南成立黄泛区复兴局。经过了几十年的改造,经过了几代人的努力,荒沙弥漫的黄泛区已经蜕去了曾经的模样,以一种新的面貌出现在世人面前。

“黄泛区”变身“大粮仓”

“黄河水浇灌出来的原阳大米,晶莹剔透,又黏又香。”河南新乡市原阳县祝楼乡新城村村民祝忠民说,“我们家这几年水稻亩产超过斤,我们用的种子、肥料越来越好,但最主要的是缺不了黄河水。”

改革开放40年来,河南万亩以上的引黄灌区从21处增加到52处,有效灌溉面积从万亩增加到万亩,为河南农业生产尤其是提高粮食产能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而在历史上,黄河改道,泛滥成灾,给原为富庶之区的豫东平原带来了无穷的灾难。洪水过后造成土地盐碱化,使粮食产量极低,造成了历史上多次大饥荒和灾民迁徙。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胜利渠等一批引黄灌溉水利工程的兴建,极大改变了河南粮食生产局面。浇灌祝忠民家农田的黄河水,就是从人民胜利渠引来的。在祝忠民等豫东平原百姓眼中,黄河水是“肥水”,灌溉一次,可以滋养作物10到15天。而用当地的井水,则只能维持一周,还要消耗电费。

“延津小麦”是中国地理标志产品,“颗粒饱满、蛋白质高、有机、绿色、强筋”是它的品牌特点。位于新乡市的延津县王楼乡,地下水含碱量高,村民普遍采取井水和黄河水交替灌溉的方式种植小麦。

“春播过后的第一次浇灌必须采用黄河水,亩产可至-斤,之后可以用井水,否则产量就会下降到斤左右。”河南省人民胜利渠管理局局长李世军介绍,人民胜利渠自年开灌以来,累计引黄河水多亿立方米,实现社会效益亿元。如今人民胜利渠已覆盖了豫北新乡、焦作、安阳三地11个县(市、区)57个乡镇。

从难以种植粮食到形成“原阳大米”“延津小麦”等品牌,40年来,灌区管理部门不断对配套的田间工程进行完善,同时,实施了一系列高效节水项目,建设了灌区信息化和防汛抗旱指挥调度系统,对主要干渠过闸流量进行信息监测和视频监控,对灌区作物水环境信息、地下水位、水质等进行全面监测。

这些措施极大地提高了黄河水灌溉的效率。据河南省水利厅统计,经过40年的建设和改造,灌区内作物灌溉周期平均缩短了4-6天,河南省内引黄灌区年节约水量8.13亿立方米。

在河南省最大的引黄灌区赵口灌区所在的开封市尉氏县,渠道衬砌后,灌溉管网延伸至农田,村民引水灌溉,用水量和用水时间都实现了IC卡控制。尉氏县张市镇沈家村村民石长锁说:“种上小麦我们就得浇水,现在浇水很方便,河水都引到地头了,如果河水紧张了,我们也可以刷卡用井水,实现了井水河水双配套。”

据观测,尉氏县张市镇位于赵口灌区引黄灌溉补源区,多年来地下水位保持在45米左右,灌溉补源促使张市镇地下水位至少少下降30米,保持着地下水生态平衡,改善了水生态环境。

赵口灌区始建于年,次年开灌,设计灌溉面积.1万亩,涵盖郑州、开封、许昌、周口、商丘5地14个县(区)。“目前,已经建成干渠56条、支渠条、闸涵等建筑物座。”河南省豫东水利工程管理局赵口分局副局长李朝阳说,赵口灌区累计灌溉0万亩次,补源多万亩次。年起,赵口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开始实施,二期工程已列入国务院项重大水利工程。

黄河水利委员会相关负责人表示,经过持续不断的改良与防治,河南省内黄河灌区多年盐碱化问题得到改善,平均粮食亩产提高了近4倍。地下水位多年保持在临界水位以下,同时取得了节水、减淤、粮食大幅度增产的效果,“黄泛区”变成了“黄灌区”和“大粮仓”。

从农场到产业化集团

从盐碱地到“中原粮仓”,再到耕耘海外,年建场的黄泛区农场经历了三代人的奋斗。

85岁的段守明是黄泛区农场第一代垦荒人,他年从河南淮阳县来到黄泛区。尽管已经经过几年的开垦,但土地仍然很贫瘠,生活条件也很差。“当时,我们四家人住在一间土坯茅草屋里,四个角各放一张床,用围挡挡起来就算家了。”

让段守明感到自豪的是,当时他所在的六分场有一台苏联制造的拖拉式联合收割机,那是他第一次见到“一边割麦一边‘吐’麦粒”。“每到收麦的时候,当地的老百姓像过年一样来看收麦,好多小孩子跟着收割机跑,这东西太稀罕了。”

地跨河南西华、扶沟两县的黄泛区农场,在新中国成立时,还是一片沼泽荒原和沙地。为了开垦这片区域,国家在这里成立了“国营机械化黄泛区农场”,将当时十分紧缺的一些产自美国、捷克、苏联的先进机械分配到了这里,使这里的机械化水平远高于当地农村。

段守明说,仅这一台机器还不够用,遇到天气不好抢收时,还得靠人不分昼夜地用手割,灌包、打包、晾晒哪一个环节都不能马虎,这是一年中最辛苦也是最重要的时期。

段守明的儿子段富元参加工作已是20世纪80年代,那时农场的拖拉机几乎全是中国一拖生产的“东方红”牌,每个分场都有10台以上大型机械,麦收也变得容易起来。但随着机械化程度的提升,农场需要的人越来越少。进入21世纪,许多人开始到天津、河北、新疆等地承包土地,并尝试向国外拓展。

黄泛区农场境外投资部主任翟金中说,作为老牌国有农场,10多万亩耕地难以负担3万多职工的生活,急需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早在十几年前,农场便开始瞄准海外市场,先后赴非洲纳米比亚、乌干达和东南亚柬埔寨、缅甸等国家考察。

年,几乎与“一带一路”倡议提出的同时,农场相继在塔吉克斯坦和乌克兰成立公司,并将生产和加工的棉花销往土耳其、伊朗和阿富汗等国家。

段守明的孙子段林现在是塔中农业开发公司副总经理,他带领着17名“泛区人”管理着在塔吉克斯坦租种的亩土地,主要种植棉花、玉米和小麦。

“4亩小麦用四台联合收割机10天左右就能收完。”段林说,“尽管黄泛区农场已经发展成为从种到加工、从农业到旅游、海内外联动的大型农业产业化集团,无论国内、国外,麦收已成为一个非常普通的生产环节,再也无法引起轰动,但我觉得这始终是农场走向远方的根基。”

贫困村筑“巢”引“凤”

因苦难形成的黄泛区,如今成了改革“尝鲜”区。土地政策的改革对一个纯农业村的改变有多大?

“有个沈丘县城的女孩和咱们村的小伙儿谈朋友,快谈婚论嫁了,女方家却不同意。后来女孩拉着姐姐来村里转了一圈,女方家改口说‘只要小两口愿意,咱做家长的不干涉’。”6月5日,西华县红花集镇龙池头村党支部书记金华亭讲了件村里近期发生的趣事儿。

县城的女孩咋愿意嫁到农村来?除了因为男孩人好,还因为如今龙池头村气派的新村新貌,和县城没多大差距。

整齐排列的一排排小楼,水电燃气全入户,村里还统一修建了下水道,道路硬化,路边的行道树不仅有玉兰、石楠,还有桃树、杏树

以前村里啥模样?“龙池头人人愁,风沙吹起盖住牛,娶个老婆也难留。”金华亭说起了顺口溜,“过去一到下雨天,去县城的路水和着泥,深一脚浅一脚,拉一车西瓜都要几个人推。”

“我刚驻村的时候,屋外下大雨屋里下小雨,屋外雨停了,屋里还要再下半晌。”省纪委驻龙池头村第一书记陈保民说。

村里的新变化得益于河南省出台的土地新办法。为支持脱贫攻坚工作,河南省创新性提出土地复垦券政策。这些新办法让那些守着土地却没有钱的穷村有了新出路。

龙池头村抓住了土地新政机遇,把10个自然村整合到一起,将节约出来的土地指标交易出去,获得大约万元的建设资金,年就开始谋划的新村建设终于落地,村民的拆迁补偿款也有了着落,多余的资金还能用在帮扶困难户和村建设发展上。

一张图纸建到底,龙池头村大变样。村民凌华家里,二层半小楼干净整洁,楼前有庭院,楼后有车库。凌华笑着向记者介绍,现在村里人居住条件不输城里人,家家通了天然气,以前炊烟袅袅的景象寻不见了。

村里集中盖了72套单元房免费让困难户和暂时没有建房需求的村民入住,孤寡老太太分到一室一厅,单身儿子带着母亲可分到两室一厅,家里人口多还有三室一厅。除了每家一套房,村里还给每户在后配了一间小仓库放农具。

土地“尝鲜”过后的龙池头村,村民生活改善了,人居环境美化了,还节约了耕地。陈保民介绍,根据河南省宅基地复垦券交易政策,龙池头村把旧村破旧房屋拆除后改造成耕地,产生土地结余.13亩,并成功交易指标。

顺着这个思路,陈保民带领干部群众又修整了陈年坑塘、边边角角的荒地亩,作为补充耕地,并利用国家耕地占补平衡的规定将指标交易出去。

耕地的指标虽然交易出去,但土地还在龙池头村手里。陈保民站在村里龙池旁的假山上,指着远处的麦田说:“村里把新增的耕地整合到湖两边,去年是第一季先种了小麦。下一步打算开发高效观光农业,建设一个向日葵园和玫瑰园继续创收。不久后咱村都要有自己的后花园了。”

来源:新华社客户端、大河网

编辑:张艺千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z/54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