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市,湖北省辖地级市,共辖3个市辖区、3个县,代管3个县级市,总面积1.97万平方千米,常住人口.6万人。襄阳的主导产业为汽车、纺织服装、现代化工、电子信息、医药、航空航天、轨道交通等。1-4月襄阳的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亿元,同比增长2.3%。相比省内其余城市,襄阳的财政收入表现相对较为一般。现在我们一起看看襄阳各地在1-4月的表现。
高新区1-4月财政收入14.09亿,增长-10.5%。高新区1-4月财政收入总量位居全市第一,但是在增速上表现较为一般,拉低了全市财政收入的增长。汽车及零部件、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等产业是高新区的主导产业,是高新区财政收入稳定的基础。
枣阳市1-4月财政收入为11.46亿,增长11.7%。枣阳市的财政收入紧随高新区之后,位居全市第二。枣阳是襄阳经济发展的排头兵之一。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医药化工产业、纺织服装产业、食品加工产业等传统优势产业发展良好,为经济增长和财政稳定贡献较大。
襄州区1-4月财政收入为10.05亿,增长8.7%。襄州区财政收入在1-4月首次突破十亿大关,紧随枣阳之后。纺织服装、农产品加工、汽车及零部件、装备制造等产业是襄州区的关键产业,支撑了襄州区财政收入的增长。襄州区在保持优势产业同时,在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智能制造等新兴产业发力,为经济增长添加更多的动力。
樊城区(7.79亿)和老河口市(6.28亿)的财政收入位居全市中游。作为全市财政收入的骨干地区,两地在财政收入增速上的表现有明显差距。樊城区1-4月财政收入下降2.0%,成为全市为数不多的负增长地区。
谷城县(5.74亿)、宜城市(5.63亿)、东津新区(5.23亿)、南漳县(5.01亿)的财政收入在1-4均保持在5亿级别。其中东津新区的财政收入增长达到18.2%,大数据、文化创意、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产业是东津新区财政收入的最大保障。
襄城区(4.19亿)和保康县(3.85亿)两地的财政收入均在4亿左右。襄城区的财政收入之所以排在全市下游,重要因为其1-4月的财政收入增长下降达到32.4%。
对于襄阳各地在1-4月的财政收入,你怎么看?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z/76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