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乡市有一条长达公里的河流,天然文岩渠,因流域面积广阔,被作为黄河的一级支流。其中天然文岩渠的北支文岩渠,因金朝章宗明昌五年(年)黄河决口改道而生,至今已有年历史。
黄河决堤改道
据《金史·河渠志》记载:金章宗明昌五年八月,“河决阳武故堤,灌封丘而东”经东明抵徐州入淮。经原阳河务局史志编撰专家考察,该黄河河道在新乡行河94年之久,后因黄河改道成为黄河故道,即今日原阳、延津、封丘、长垣四县(市)文岩渠的前身。
天然文岩渠
当时,黄河流域一直都是金国重要的经济中心,金国的粮草、财税大多依靠黄河流域的农业作为支撑。公元年,金章宗继位,承世宗大定之治的余荫,经济发达,人口增长,府库充实,天下富庶,金朝进入最为繁荣兴盛的时期。但在金章宗继位不久,黄河就发生了两次大规模的决堤改道,使得金国的实力蒙受了巨大的打击。
黄河决口改道使金国实力蒙受巨大的打击
金章宗明昌四年(年),黄河决口卫州(今汲县),沿岸成为一片泽国,大量的百姓成为流民,为治理黄河水患,金朝财政支出暴增,而财政收入却在减少,金朝的财政危机开始凸显。
金章宗明昌五年(年)八月,黄河在阳武光禄村决堤,直冲马庄、毛杏兰、经王钦庄、韩庄,出阳武界;抵延津大、小潭村、盐场等村落,进入封丘陈固北,居厢北,赵岗东,至长垣之大车集,历东明,嘉祥、鱼台到徐州经淮河入黄海。
金章宗明昌五年黄河形势图
在金初,黄河下游一带虽为金人占领,但此前金朝已与宋朝约定双方以黄河为界,黄河南移就意味着金朝疆域的扩大,对于阳武这次决口,金朝非但没有进行堵复,反因势利导使黄河南泛夺淮入海。
及至绍兴十一年(公元年)金与南宋达成“绍兴和议”,双方约定以淮河中流为界,金朝仍担心“骤兴大役,人心动摇,恐宋人乘间构为边患”,对黄河仍未组织大规模的筑塞治理。
黄河在原阳、延津、封丘、长垣、东明等行河94年后,元至元二十五年(年)黄河于原阳贺屯决口,大河改走阳武以西,封丘以南,原河道成为黄河故道,作为原阳、延津、封丘、长垣四县的下雨排涝河道,一直延续至今,也就是现在的文岩渠。
与元朝不同的是,文岩渠渠首有所上移,经原阳王禄村、师寨北,原阳县城北,延津县的新安南,小潭北,军寨南,封丘的陈固北,居厢北,赵岗东,至长垣之大车集与天然渠汇合,为天然文岩渠。
天然文岩渠长垣段
天然渠原为原阳黄河大堤北天然形成的水沟,故名天然渠。年经统一规划重新开挖,从焦作武陟县张菜园村,沿原阳县黄河堤北洼地东行,经原阳县的娄新庄、奶奶庙、老河,封丘县的黄庄、辛庄、三格堤到长垣县的大车与文岩渠交汇,再向东北行于濮阳县渠村乡三合村渠村分洪闸南端入黄河。
天然文岩渠流域跨焦作、新乡、濮阳三市,武陟、获嘉、新乡、原阳、延津、封丘、长垣、濮阳八县。其中以原阳、延津、封丘、长垣四县为主,占流域面积的97%,其余四县只占流域面积的2.8%。流域内现有耕地.86万亩,人口.4万人。
天然文岩渠下游傍依黄河大堤,水面清澈广阔,翠柳依依,是黄河生态旅游的靓点,也是长垣、濮阳黄河水利风景区的组成部分。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yf/30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