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渡之战是东汉末年“三大战役”之一,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的战役之一。建安五年(公元年),曹操军与袁绍军相持于官渡(今河南中牟东北),在此展开战略决战。曹操奇袭袁军在乌巢的粮仓(今河南延津县僧固),继而击溃袁军主力。此战奠定了曹操统一北方的基础。
在官渡之战中,曹操之所以能用3万兵马击败袁绍10多万的大军,显然和袁绍集团出现了叛徒存在直接的关系。其中,就以下三人,都是官渡之战中的重要人物。
一、许攸
许攸(?~年),字子远,南阳(今河南省南阳市)人。许攸本为袁绍帐下谋士,官渡之战爆发后,其家人因犯法而被收捕,许攸因此背叛袁绍,并归降了曹操。来到曹操身边后,许攸表示:现在袁军有粮食存于乌巢,虽然有士兵,但无防备,只要派轻兵急袭乌巢,烧其粮草,不过三天,袁军将会败亡!
曹操听计后大喜,选精兵假扮袁军,马含衔枚,士兵拿着柴草向乌巢出发,遇上其他人问话时,皆回答:“袁绍怕曹操奇袭,派我们把守。”袁军不疑有诈,放其通行。到达乌巢后,曹军放火,营中大乱,大破袁军,粮草尽烧,这成为曹操取得官渡之战胜利的关键。
建安九年(年),曹操攻破邺城,占领冀州,许攸立有功劳,但是,许攸自恃功高,屡次轻慢曹操,每次出席,不分场合,直呼曹操小名,说:“阿瞒,没有我,你得不到冀州。”面对嚣张跋扈的许攸,曹操表面上嘻笑,说:“你说得对啊。”但心里颇有芥蒂。一次,许攸出邺城东门,对左右说:“这家人没有我,进不得此门。”有人向曹操告发,于是许攸被收押,最终被杀。
二、张郃
张郃(?-年),字儁乂,河间郡鄚县(今河北省任丘市)人。早年参与平定黄巾起义。归属袁绍后,击破公孙瓒有功,迁宁国中郎将。参加官渡之战,攻曹洪不下,随后投降曹操,授偏将军。
袁绍病逝后,张郃跟随曹操攻河北,跟随张辽定淮南,跟随夏侯渊平凉州,跟随曹操夺汉中,屡建战功。曹丕称帝后,迁左将军,受封鄚县侯,跟随曹真击平安定羌胡,又随夏侯尚围攻江陵。太和二年(年),张郃随曹真抵御诸葛亮北伐。在街亭之战中大破马谡,迫使诸葛亮退回汉中,迁征西车骑将军。
太和五年(年),司马懿不听张郃劝告,张郃迫不得已领兵追击蜀军,追至木门,中箭身亡,谥曰壮侯。由此,和许攸一样,张郃也没有获得善终的结局。
三、高览
高览,东汉末年袁绍部将。公元年,官渡之战时,曹操率军偷袭乌巢。得知这一消息后,袁绍采用郭图的计策,仅仅派遣少数兵马去救援乌巢,反而命令高览、张郃率领主力进攻曹操大营。但是,在曹洪等人的坚守下,高览、张郃没有攻破营寨,而袁绍大军的粮草则被曹操烧毁。
在此基础上,郭图为了推卸责任,就在袁绍面前诬陷高览和张郃。于是,高览和张郃就背叛袁绍,在烧毁攻城器械后,他们率军归降了曹操。不过,和张郃不一样,高览之后没能获得曹操的重用,乃至于没有其结局的史料记载,也即属于下落不明的情况。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yf/76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