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郑州出发,越过郑新黄河大桥,一路向北,约70公里处,有一个小城,说大不大、说小不小,它就是延津。电影《一九四二》的发生地,就是萦绕在刘震云心间的故乡,延津。这个小城得名于黄河渡口,也因为黄河,这里千百年来遭受着水和沙的暴击。但即便如此,生活在这里的人倔强,顽强,不但治理了灾害,还种出了优质的“中国第一麦”,成为国酒茅台的供货商。延津,还有着怎样的故事?豫记

撰文西瓜

版式01每个喝茅台的人都与延津有一段暗戳戳的友谊▼回想延津县小麦和贵州茅台集团的合作,时任延津县农业局局长郜文玉至今仍觉得有点“太顺了”。年4月,新乡一家贸易公司与延津签订协议,在小潭乡、魏邱乡、石婆固乡等6个村庄,“买”下了两万亩的地——和在此长出来的小麦。贸易公司拿货后,按照一定的标准质检,合格的小麦将被送往km开外的贵州茅台厂的发酵池。这是“中国第一酒”第一次走出贵州。根据双方合作计划,3至5年,种植技术成熟后,直供茅台的延津有机小麦基地将扩大到20万亩。选择延津,是对延津小麦品质的肯定。在郜文玉的印象中,茅台集团第一次来延津考察绿色小麦种植情况是在年,带队的是茅台集团种植基地的一名负责人。虽然当时延津已经有了小麦标准化生产基地,也有一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但在延津方面看来,茅台的门槛还是高了点,也就没有继续深入接触。毕竟茅台在原材料的甄选上,有着近乎苛刻的条件。直到年,茅台集团一名高层领导带着技术人员第二次来延津考察,才引起了重视。小麦有强筋、中筋、弱筋之分,河南小麦产量占全国的四分之一,多为普通的中筋麦,备受加工企业青睐的优质专用小麦几乎没有。优质小麦基地而延津种植的95万亩小麦中,优质小麦达50万亩,占新乡市优质强筋小麦面积的80%,优质麦种子基地25万亩,产量达2.5亿斤,种子销售辐射大半个中国。除了和茅台合作外,延津小麦也是“康师傅”“达利园”“盼盼”等知名品牌的原材料。延津的野心并不止于此。它要利用自己的优势,发挥自己的潜力,打造“中国第一麦”。这绝非自吹自擂,并不是因为用来酿造“中国第一酒”,就自吹为“中国第一麦”,而是建立在十几年走“品质小麦”的基础之上,有多项全国第一的支撑。比如全国第一家注册原粮商标、第一船出口食用小麦、第一家创立小麦中介服务组织、第一家制定地方生产标准、第一家实现大宗农作物产业化经营、第一家实现小麦期货经营。但其实,延津的自然条件原本并不适合种植农作物。02命运坎坷的天胙之城▼延津有个名字叫胙城,胙念zuo。西周时,周公旦任摄政王时,把其六子分封于此,设为诸侯国,称胙国,辖现在的卫辉、延津、滑县一带。周公旦对其六子比较娇宠,便特许各地诸侯上进周天子的贡品,先运送到胙国让其六子挑选,诏示为“代天受胙”。因此胙城称“天胙之城”。然而在胙城此后的历史里,命运却一直很坎坷。沙压胙城,几乎是每个延津人打小就听过的传说。传说上天为了惩罚不孝的吴起,沙压吴起城,结果也株连了相邻的胙城。胙城的一夜消失,传遍了大江南北。甚至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胙城人走到哪都会被问:胙城现在是否有人?一夜之间胙城消失是否真实?胙城佛教塔被迁拉到十几里地外是不是神仙干的……神不神仙的,那真是姑妄言之姑听之,但史料记载,胙城的确经历过极其强劲的沙尘暴。比如明神宗万历十五年()三月初三日,胙城大风尽晦,黄沙蔽日;又比如清雍正五年(),一场风沙将胙城县掩为平地。凌波的姥姥家在延津,村子的北边有一道很高很长的黄沙堤坝,上面长满了各种灌丛树木。凌波说听人讲过,这个堤坝的下面刨出过青堂瓦舍,高宅大院。随着各种古迹的一处处发现,当年享誉民间的胙城古钟又成了人们热议的话题。《胙城县志》上说:古时候黄河发大水,一口大钟随着乱流漂到了胙城,大钟在水中悬而不沉,还隐隐作响。人们乘船将钟取来交给县令,县令即率众将其抬至华严寺,挂在山门内。钟声响时,百里开外的卫辉、开封城也能听到。据说这口钟与开封相国寺的钟是一对儿,敲响一只,另一只遥相呼应即可听到其传来的声音。因此,人们敬此钟如敬神。开封相国寺古钟若干年后,昔日烟火鼎盛的华严寺湮灭于历史的风烟中,高高悬挂日日响起在繁华中的大钟也在某个时刻,突然落入尘埃,渐渐被肆虐的风沙所埋,只留钟鼻露出地面。据胙城当地上年纪的老者讲,当年人们上古戏台就是踩着钟鼻上去的。其间,坊间盛传钟内罩有龙袍、玉玺等宝物,历代人们想取出钟内的宝物,但只要能挖出半截,此钟便会自己沉入地下,只露一钟鼻。再刨仍然如此,停止不刨,钟又恢复原状。大炼钢铁时,有人想挖出这钟炼钢。经数十人在钟所在处挖坑百余平米,深四米,未见踪影,就此罢休。近年来,坊间也曾有人言传其实宝钟还在胙城当地,是也非也留待后人评说。03每次的萧瑟艰难都换来了延津人的绝地反击▼除了风沙,黄河水患也时刻考验着延津人的韧性。据史料记载,自周定王五年至明成化十五年(公元前年——公元年),黄河流经胙城年间,大的决口改道25次,小的决口、漫溢不计其数。随便翻翻《延津县志》,字字皆是延津人的血泪史。汉孝文时,酸枣东溃金堤,泛滥四溢,通县为壑,民皆为鱼。……宣德年间,黄河决溢。正统间,黄河南迁,四境尽属不毛之地。成化间,奉旨踏勘,不堪种沙压碱地八百八十二顷。啥意思呢?自汉文帝时期一直到明朝正统年间黄河改道前,延津经常被母亲河淹没。发大水时,来不起逃跑的人都像死鱼一样漂在水里。水退了,留下的就是沙灾。这是个恶性循环。由于曾经的水灾和继之而来的沙灾,延津能耕种的土地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严重的盐碱化。嘉靖年间的河南巡抚葛守礼,看到延津的惨状,无不感慨地写了首诗,说延津看不到一棵农作物,到处都是白茫茫的一片。不过,每一次天灾人祸之后,延津人都挣扎着绝地反击,萧瑟艰难之中也总有生的希望。盐碱地不是种不了庄稼吗?没关系,我们种棉花。韩贯在《北望沙门路》中写“蓬头经布妇,赤脚煮盐人”,邓章《延津即事》中有“民熬碱土为盐食,妇纺棉花作布经”,熬碱和织布成了延津人的主要经济来源。明初生产凋敝,统治者在大力督促垦荒、解决吃饭问题的同时,也高度重视桑、麻、棉的种植,以解决穿衣问题。比如洪武二十八年(年),明太祖以免税的优惠条件鼓励山东、河南种植经济作物。明中叶以后,随着一条鞭法的实施,赋税统一征银,棉花种植蔚然成风。正德年间,延津县农田“多半种棉,半种五谷”,一半以上的耕地用于种棉花。延津和许多县一起,把河南的产棉量顶上了全国前列。万历六年全国实征棉花102斤,河南为斤,占27.8%,全国排第二。延津百姓生的希望,还表现在治沙策略上。县志里记载了一则二三百年前延津人的治沙策略:延邑沙门,周围二十里,逼近胙城,地虽沙碛,在昔获植榆、柳、桑、枣、荆、葵,鞠为茂草,可以杀风威,风起树阻,势激飘上,不甚扬沙,草茂根腐,可以肥地;草根固结,其沙不浮。久之,土地坚实,上者亦可以择耕薄收,下者可种瓜豆。沙地适合种植榆、柳之类的树种防风固沙,只有把风沙挡住了,地里才能种瓜种豆。这套理论虽然不是原创,但防风治沙真的有作用。即便到了50年代,此种方法仍然在推广。年,《河南延津等县固定沙丘的三种方法》一文被刊登在了核心期刊《人民黄河》上。这侧面证明了,延津人治沙的手段得到了认可。也正因为有了一代代延津人的努力,沙子终于被治理住,这些耕地上种出的优质小麦,让延津成了中国唯一一个优质小麦产业化示范县。这土地上长出的庄稼随了延津人的性子,坚韧,稳重,生命力顽强。就像老延津人刘震云在《》里写的那样,花枝最后和儿子离别的时候,塞给小孩一个牌位,说:拿好先人的牌位,记住啊儿,老家是延津。遇千灾而不徙,历万劫而不泯,这,就是延津人。(图片来自网络)来源:豫记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yf/767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