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之国的形成三国历史篇[第34回]
作者:温骏轩
长篇连载,每周更新
第34回官渡之战(中)
袁绍与曹操的决战之所以叫官渡之战,是因为决战的战场摆在了官渡。战场的位置,一般被标定在了中牟县城之北。地理篇和前面的内容已经释读过,“官渡”的全名为“官渡水”,是渠的别称,对应的是狭义的鸿沟水。具体来说,位于现在的荥阳北部之广武山麓与开封(时名浚仪)之间。
汴渠于广武山北引出黄河水并没有什么异议。广武山上曾筑有东西两座广武城,当年刘邦项羽各屯一城对峙。基于这个点位的水利枢纽属性,秦朝曾在此置仓积谷,负责将关东之粮转运至关中。汉朝亦延续了这个做法,以供应洛阳和长安。由于广武山还有一个名称为“敖山”,因此这个最重要的国家粮库被称之为“敖仓”,而敖仓之名后来亦被用来泛指粮仓。曹操在得了河内之后先是驻军于敖仓,便是为了安定这个重点的地缘枢纽。
有争议的是“官渡水”的具体指向,“汴渠”工程需要承担连接黄河与济水、淮河两大水系的任务。有史料表明基于这两项任务,汴渠在现在的郑州北部被分为了两支,除了东南向于开封接入淮河水系的“鸿沟水”以外,还东北经阳武县(今河南省原阳县南)在封丘一带接入济水,这条北支才是官渡水。
由于汴渠北支在现在的河南省原阳县南而过,南支在中牟县北而过,关于官渡之战的具体位置,亦有了中牟北和原阳南两种说法。其实当时袁、曹两军的连营连绵数十里,整个汴渠南北两支的中间地带都是双方排兵布阵的战场。一定要以袁绍和曹操的中军帐位置来定位,那么曹操的位置会在南支北岸,而袁绍的则在北支南岸。由于官渡水一名具体指向哪支还无定论,为避免其名对引发的地标争夺,行文中将以汴渠北支、汴渠南支用来代指。
“南人驾船,北人骑马”的古语,让很多人忽视了水运在北方地缘博弈中的作用。其实无论南北,想要大规模运输粮草都必须依靠水路的。济水横贯兖州,豫州在地理属性上又基本上为淮河左岸支流所覆盖。这两个州目前是曹操的基本盘。如果让袁绍顺利渡过黄河,并且控制了汴渠的话,那么曹操接下来就很被动了。这也是为什么沮授给袁绍的缓进战略中有“渐营河南,益作舟船”一条。
保卫汴渠就是保卫整个黄河南岸的水路交通系统,曹操之所以退至官渡战区,是因为没有足够的兵力一战解决袁绍,而进入相持状态的话,后勤保障将决定最终的战局走向,汴渠能够帮助他做到这点。以这个角度来说,官渡之战亦可被称之为“汴渠保卫战”。不过执行急战战略的袁绍此时想的更多的是一战而胜直取许昌。如果在延津、官渡、许都之间做连线,你会发现这条连线近乎直线,是由黄河进击许都的最短线路。
见到曹操又弃守延津,袁绍再次派遣大将前来追击,却仍然被曹操所破,连领军将领也被生擒。史书并没有记载这次战斗的细节,甚至连领军大将的名字也没有。以曹操一贯的风格来说,但凡主动后撤一定都会亲自断后并挖好坑等着对手上勾,有这样一个结果丝毫不让人感到意外。
连着三场战斗折损了三员大将,袁绍军心受到了很大的震动。一直主张“缓进”的,在袁绍本人渡河之前再次出来相劝,认为我军虽然兵多但不如曹军勇猛,应该对峙打持久战;曹军虽猛但粮草物资供应不足,速战速决对于他们更有利。大军此刻不应该继续向南推进,而是应该驻扎于延津,然后再分兵进军官渡。如果取胜,再进军也不迟。万一前军吃了败仗,也可以及时退回河北。
袁绍仍然没有听从沮涭的建议,以至于沮在渡河之前大叹,认定自己再也回不到河北了,结果一语成谶。官渡之战失败后,沮涭果然没有来得及渡河。曹操自是不想杀这个袁绍头号谋士,他对沮的评价是“孤早相得,天下不足虑”。只是沮虽与曹操也是旧识,却自始自终忠于袁绍,后来密谋归袁,终还是为曹操所杀。
总得来说,沮涭对于袁绍能够在战场上战胜曹操是不看好的,以本伤人的“三年疲曹”之策是他认定唯一正确的选择。田丰虽然一开始力主应该全军出击许都,在知道刘备已被曹操平定后也是这个意见。田丰的性格很刚直,说起话来不留情面,因为这还被袁绍在渡河之前,以惑乱军心的罪名给关了起来。
当然,其实官渡之战后,双方还是隔河相峙了很久。理论上袁绍似乎还可以再用此策。问题在于此一时彼一时,曹操之所以粮草不济是因为大后方几乎都与袁绍相通,没有办法按其预想的通过水路输送粮草。一旦袁绍在决战中落败,要担心后院起火的就是袁绍了。后来袁绍在败回河北后,冀州便到处都是反叛的城邑。袁绍在休整后又花了不少时间才一一平定。
现在让我们把视线拉回官渡战场。吃了几次亏,袁绍算是知道欲速则不达的道理,更知道在野战中难以战胜曹操,于是采取了最为稳妥的步步为营战术,缓慢向官渡前线推进。这种做法曹操在建安三年撤出南阳时就做过,对手再狡猾、野战能力再强也是难以找到突破口。
从延津到官渡前线不过六十余里路程,建安五年八月,袁绍大军推进至汴渠北支。其实袁绍还是部分听取了沮涭的意见,准备跟曹操打持久战。具体的做法是沿运河将连营东西向排开,堆筑沙土延绵数十里。
九月,见袁绍连营迫近,曹操试图在对手连营未稳之际突击。无奈面对如果保守的步步为营战术,曹操的攻击以失败而告终。战争开始进入相持状态,为了应对袁绍的连营,曹操亦只能分营与之相对。只是曹军的兵力较袁绍要少得多,连营的纵深不如袁军,要更加靠近汴渠南支。
野战袁绍不如曹操,但打起阵地战来袁军可以说是相当的有经验。此前公孙瓒所营造的易京防御体系,较之曹操临时所结之营寨要难打的多,也还是被袁绍一点点蚕食,及至最终被攻破。
为了攻破曹操的营寨,袁绍采取了“上天入地”两大战术。“上天”指的是堆筑土山,并在上面建造“楼橹”。所谓楼橹就是木制的高台,通常做瞭望之用。曹军营寨四角也会有此设施。不过袁军的楼橹,密度和高度都要大于曹军,为的是居高临下以弓箭攻击曹操的军营。
这一战术相当有威慑力,以至于曹军在自己的营寨中行走,都不得不随时带着盾牌。袁绍方面抢占了制高点,并用弓箭覆盖,你再想在阵前复制这一战术与之对冲就不现实了。为了应对袁军的空中打击,曹操方面想到的应对方法是建造“霹雳车”,通俗点讲就是投石车,投石车技术并不是曹军创造的,早在先秦时就有所运用。相比袁军的弓箭,投石车相当于是重武器,很快就将袁绍的楼橹全部打坏。
见“上天”战术不行,袁军又开始使用“入地”战术,即挖掘地道偷袭曹操的军营。当日迫近公孙瓒的中京之时,袁绍就是用了这一招完成致命一击。而曹操方面的应对方法,则是在营内贴着墙边挖掘壕沟。这样的话,又把袁绍的土攻战术给破了。尽管袁绍的进攻手段都被曹操破了,但曹操也同样没有更好的办法进攻。战争就此进入相峙状态,而实际上是有利于袁绍的,因为拖得时间越长曹操的后方就越不稳定,就会有越来越多阳奉阴违的观望者,公开站出来反叛曹操。
曹操在官渡之战时的兵力只有不到一万。长期以来一直为后世研究者所置疑,毕竟要是按历史记录,当日曹操光青州兵就收了三十万,现在地盘又比当日大上了许多。当然,三十万一说肯定是夸张了,而且这种民军的数量都是把裹挟其中的全部人口都算进去的。大多数在收编之后,都是就地安置用来屯田了。
饶是如此,曹操只有袁绍十分之一的兵力摆在前线,还是有些让人难以置信。出奇兵以少胜多是可能的,相持几个月以一敌十很难让人相信。能做到以一敌三已经是相当不容易了。很多人认为,曹操当时摆在官渡战场的兵力应该有二到三万。
不管真实数据如何,曹操的兵力肯定是远少于袁绍的。单纯计算州部的数量,袁绍当下是拥有冀、并、青、幽四州,曹操也算拿也了兖、豫、徐、司四州。就算不计算实际保持中立的部分,账面实力也差不了太多。不过曹操的这几个州,实力还真不太好跟袁绍的几个州相比。后来曹操在得了冀州后清点人口,仅此一州便可得壮丁三十万。袁绍不是袁术,还是很能让百姓归心并发展生产力的。
至于曹操的地盘。徐州被他屠了两次半(打吕布那次又屠了彭城),又为几路军阀反复争夺,已经把陶谦的家底耗得差不多了。而且陈登和臧霸此时此刻在各自应对孙策和青州的袁谭,并没有余力为曹操提供支援;兖州则因曹操与吕布拉锯已然元气大伤,这次同样处在袁绍主力的攻击面上,同样没有太多兵力支援主战场。
比如负责镇守的程昱,当时就只有七百人守城。为兖州政治中心所在,曹操本来欲增兵两千,却被程昱拒绝了。理由是袁绍见兵少反而不会来攻(反正很容易拿下)。但如果见曹操很重视而且增了兵,袁绍就肯定要来攻了,这种情况就算多了两千兵也是守不住的。与其这样,倒不如就这样。结果袁绍见兖州兵力空虚,倒真的没有分兵来攻,而将兵力集中于主战场,力争一战解决曹操。
兖州、豫州乃至曹操新收的河内郡,都处在对袁作战的前线位置,作为防御方就算判断对手不会来取,也必须在各城邑分驻兵力。相比之下,作为进攻方的袁绍倒是可以集中兵力,放在他选定的攻击方向上。如此看来,真正能够为曹操在官渡前线提供战略支撑的,看来只有后方属性的豫州了,然而出大问题的正是这个被寄予厚望的豫州。
“不战而屈人之兵”是兵家的最高境界。能让对手“望风而降”最好,便是“传檄而定”也无非是多封信罢了。这里就不得不提陈琳那封传世檄文了,这篇传世檄文的全称是《为袁绍檄豫州文》,最直接的目的是策反豫州。
豫州不仅是许都的所在,更是曹操和袁绍的老家,曹操在此根基并不如在兖州。这篇檄文配合袁绍数倍于曹操的兵力起到了很好的作用。按历史记载,除了阳安郡以外尽皆叛归袁绍。这种情况下,曹操就算不分兵入豫州平叛,亦难以从豫州得到增援。
两汉豫州的行政建制中本来没有阳安郡的。这个郡是曹操在征服汝颍后,以朗陵(河南省确山县)为郡治割汝阳西南分设出来的。提到朗陵估计大家还有点印象,当日曹操进南入汝颍时,除许褚以外还有来自朗陵的豪强李通来投。许褚被曹操带在身边,李通则以阳安都尉之职回镇朗陵。
在满州皆反的情况下,李通拒绝了袁绍授予他的“征南将军”一职,并且杀掉了袁绍的使者以示决心。他向曹操提出的唯一要求,是暂缓征收阳安的赋税。一则避免有人借机生事倒向袁绍;二则阳安之民如此守节,也应该得到一些奖励。需要说明的是,李通的本意是坚决要征调赋税支援前线,在满州皆叛的情况下给曹操雪中送炭。是朗陵县长赵俨说明利害,劝他写信向曹操说明情况。
荀彧在收到李通来信后,当即同意了这个做法并上报曹操。分割阳安直接原因是朗陵的位置与荆州的南阳、江夏两郡相接,在曹操图谋荆州时需要提升它的地缘政治地位。因此在这个微妙时刻,刘表其实也派人来招抚,而李通同样没有被说动。这里要提一下的是,整个官渡之战期间,刘表并没有在军事上对曹操有所行动,这让曹操不至于腹背受敌。至于原因,官渡之战结束后会有所解读。
说曹操没有腹背受敌,倒也不完全正确。刘表带甲十万却无所作为,不代表袁绍自己不能在背后捅曹操一刀。在豫州的策反工作得到积极响应后,袁绍在进军官渡的同时,就派出刘备前往豫州领导这些叛曹者。
刘备光豫州刺史/豫州牧就先后做了三次,分别是从陶谦、吕布、曹操那里得到的。虽然史书没有言明,但估计这次袁绍又给刘备加了个豫州牧之衔。不过这次我们的刘豫州并没有再回到他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小沛,而是去了汝颍地区。许昌就位于汝颍,袁绍的老家也在这一区域。在这一地区用兵的话,能够给曹操最大的威胁。
大多数郡县接受袁绍的任命,所能做的只是据城自立,不给在前线的曹操提供资源。真正特别主动配合的,是出生于汝颍黄巾军的将领。汝颍地区长期以来是汝颍黄巾纵横之地,之前曾依附过孙坚、袁术。虽然曹操在建安元年攻杀了部分汝颍黄巾,剩者也都尽皆率众归附,但当下袁绍大军压境,豫州各郡县人心惶惶的情况下,以刘辟为代表的汝颍黄巾,亦顺势举起来了反旗,在许昌以南地区攻城略地。
领军进入汝颍地区的刘备,很快就和刘辟打到了汝阳郡最北部的濦强县(今河南省临颍县东10公里)。强县位于颍水正源之侧,名字中的这个“濦”字与颍水的颍相通,与同在颍水上游的许都相距仅三十公里,几乎算得上是兵临许都城下了。
在这个危急时刻,挺身而出的是曹仁。在曹仁看来,那些县之所以反叛,是认为曹操没有多余兵力回援。而刘备所带的都是袁绍给的军队,磨合时间有限,还不能完全为其所用,只要去打就一定能够获胜。曹操觉得曹仁说的有道理,便分出部分骑兵给曹仁,快速回军迎击刘备,结果的确如曹仁料想的那样。被击溃的刘备又逃回袁绍那里,刘辟的营寨亦被曹仁攻破。那些反叛的县,见势亦都重新站回了曹操阵营。
当然,只要官渡战场还没有分出结果,曹操都很难指望豫州尤其是汝颍地区会太平。整个汝南唯一坚持相信曹操的李通,在稳定整个淮汝地区的局势发挥了重要作用。在他的攻击下,瞿恭、江宫、沈成等反叛者一一授首。这使得虽然官渡前线很难得到来自豫州的战略支撑,却最起码不会让曹操分心。
许攸在投奔曹操之前曾建议袁绍,现在曹操的主力全在官渡前线,许都必定空虚,应该分兵轻装疾进,把天子抢到手。就算做不到这点,曹操也会首尾不能兼顾,疲于奔命。袁绍给出的回答是“吾要当先围取之”,意思是一定要在正面战场硬拼。其实袁绍这样说是因为心虚。兵力远超对手的他何尝没这样想过,派刘备去豫州就是尝试之一。除此之外,在刘备失败后袁绍还派出部将韩荀,由战场之西绕至颍水上游,试图由此奔袭许都,结果却被平定豫州之乱后北上的曹仁击破。
战斗发生的地点叫作“鸡洛山”,属于嵩山余脉,具体位置应该在郑州市与新密市之间。这一战再次证明了袁军野战的能力不如曹军。此战之后,袁绍算是正视了自己这块短板,不再敢分兵出击。所以拒绝了许攸的建议,实在是“非不为也,是不能也”。
自开战以来,曹操获得的几次胜利都是因为袁绍主动出击。一旦袁绍决定再不分兵,而是在官渡前线耗死对手曹操,还真没有什么办法破解。在这段时间的相持过程中,曹操这边已经有两成多的士兵受伤。为了毕其功于一役,袁绍甚至把在青州与臧霸对峙的袁谭也调过来了。
更大的问题在于,袁绍虽然不再野战,却不代表不会袭击曹操的粮道。本来曹操这几年在汝颍屯田,已经存了不少粮。这次曹仁南逐刘备,虽然还谈不上完全稳定住这个大后方,但因为不少汝颍城邑重新回归,等于又拿回了不少储粮。
袁军在野战中正面硬杠曹军不是对手,靠着兵多袭击曹操的运粮部队却是有些优势。一则是重部队本来就没什么战斗力;二则袭击粮道的重点不在于杀伤多少对手,只要用火把甚至火箭把对方的粮食点着,便可全身而退。鸿沟运河主要对接的是豫州中西部,由颍汝向北运粮的话,只有部分可以借助颍水水系的水道,最后的路程还是要靠陆路转运。
为了消耗对手,袁绍曾多次派军偷袭曹操的运粮车队得手。以至于曹操在安抚辛苦运粮到前线的士兵时说道:为了你们十五天之内我也要打败袁绍,不再让你们这么辛苦(却十五日为汝破绍,不复劳汝矣!)。
-END-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z/2880.html